访谈时间 2025年7月11日早上7:30—8:00
访谈嘉宾
访谈地点市人民广播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大楼西楼2楼)
主办单位杜集区人民政府
访谈摘要7月11日,杜集区委常委、副区长文婷婷带领杜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徐继友,杜集区城管局副局长郑运峰,杜集区房屋征收安置中心主任郝井浩,段园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浩,走进新闻广播《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就属于杜集区人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与市民进行了热线交流。
关注社会热点、倾听百姓心声。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早上好,欢迎收听收看淮北人民广播电视台早间舆论监督节目“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今天是2025年7月11日杜集区人民政府上线时间。首先为您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杜集区委常委、副区长文婷婷,杜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徐继友,杜集区城管局副局长郑运峰,杜集区房屋征收安置中心主任郝井浩,段园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浩。
听众朋友,您在收听节目的过程中,可以就您关注的属于杜集区人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进行咨询或者投诉,我们的两部热线电话是3026326和3884243。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们请文区长向大家反馈一下上次上线时反映问题办理情况。有请文区长。
一、反馈上月上线反映问题办理情况
文区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大家早上好!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杜集区上次线上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6月11日,杜集区政府上线共接到问题反映2件、问题咨询3件、建议1件,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1、郭先生反映:矿山集朱庄社区工人三村61栋下水道堵塞严重、无沼气池、污水泛滥,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经核实:目前,朱庄社区已与专业疏通队伍联系,实地查看堵塞情况,并清理下水管道。为防止再次堵塞,弃用原化粪池,另选他处建立新化粪池,并重新设计安装下水管道,目前已建设完成,建设期间因施工破损的路面也已经硬化修复。
2、孙先生咨询:(1)时代天境小区东门的南北路已修好,建议开通,方便居民出行。(2)时代天境小区14栋电梯经常出现故障,无人维修。
经核实:目前通湖路路面已经施工完成,但交通配套等设施未进行完善,且项目区内有高压线未进行迁移,路灯均未接入电源,无法正常通车,因此未移交至杜集区,2025年6月,杜集区政府多次就供电钢管塔未迁移问题与淮海建工协商。2025年7月2日,杜集区政府已发函至市建投,请其尽快完成供电钢管塔迁移,消除隐患,确保道路能安全通行。下一步,我单位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线路迁改,加快推进通湖路通车。
(2)时代天境小区14栋电梯在质保期以内,由地产公司进行维保,物业公司已将电梯故障问题报送给地产公司,后续地产公司将进行维修,具体情况业主可联系地产负责人(联系方式已告知来电人)。时代天境小区14楼由市住建局建管处进行监督验收,已将群众反映情况上报至市住建局。
3、徐女士反映:高岳街道博庄社区西山林区附近居民建厂养羊,影响其正常生活。经核实:徐女士反映问题属实,节目下线后,区城管局、高岳街道城管队、博庄社区三方共同前往现场,已联系当事人,责令其限期整改。目前当事人购置了铁丝网,重新对羊圈进行了加固封闭,规范养殖,并通知当事人做好日常管理,防止羊群冲破围栏,影响邻居正常生活。
4、陈先生咨询:时代天境13栋何时交房。
经核实:根据时代天境13#楼当前的建设进度和交付计划。预计在7月底前后交付,区保交房专班工作人员已电话联系陈先生,并向陈先生说明了正式交付时间以开发商交付通知书为准。
5、黄先生咨询:圣庄安置房何时拆迁。
经核实:来电人实际反映安置房实为聚圣佳苑,由于棚改政策调整,项目暂停6年。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复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安装新的脚手架、塔吊,重新对建设临时板房进行维修,已经完成招标,各种施工班组已经基本招标结束。预计2027年年初建成。
6、陈先生建议:(1)梧桐北外环909路公交站台无座椅,建议安装座椅。(2)北外环子张路公厕被拆除后建加油站,居民如厕不便。
经核实:(1)909路公交为淮徐城际公交,公交站点需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确定,根据人流量、道路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区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市规划、交通等部门,反映群众诉求。
(2)北外环子张路公厕拆除后建设的加油站内部有公厕,经与加油站沟通,同意免费对外开放,居民群众可正常如厕,为方便群众,将做好指引标志。已和来电人沟通,来电人表示理解。
二、杜集区现代农业建设工作成效
(一)提升粮食生产保障水平。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强化科技支撑,2025午季生产,完成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认真落实国家省市财政奖补政策,发放粮食生产惠民补贴922.2万元,发放规模种粮补贴50万元。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规模种植,建立5000亩以上单一品种种植示范区2个,形成区域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特色。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原料基地建设6.83万亩。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扎实推进全区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落实大田作物施肥指标定额,午季生产实施多种肥料相结合施用配方肥。
(二)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区耕地流转种植粮食面积4.89万亩。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午季生产面积近4.89万亩,服务粮食作物面积36.4万亩(次)。
(三)提升科技强农水平。全力以赴提质增量,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61.8%。区镇街道农技人员270人次进村入户、下沉一线,指导促进11.5万亩小麦苗情快速转化升级。动手快、广覆盖,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力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完成小麦赤霉病防控飞防社会化服务面积9.7万亩次,带动全区年度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面积24.02万亩次,累计实施午季粮食作物病虫草绿色防控面积36.4万亩次,总体防效达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69.9%以上。截至目前,全区小麦重大病虫草害防治面积44.09万亩次。开展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午季生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3.4%。
(四)提升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扎实推进全区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落实大田作物施肥指标定额,午季生产实施多种肥料相结合施用配方肥。继续提高秸秆产业化利用量,全区秸秆产业化利用量达到7.95万吨(不含秸秆发电)以上,其中秸秆饲料化用量2.3万吨、秸秆固化成型用量0.51万吨、秸秆基料化和肥料化等其它方式利用量5.14万吨左右。
(五)提升农机化综合服务水平。2025年农机国补资金合计100.113万元计。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为着力点,将更多的先进使机具纳入补贴范围,引导社会服务组织购置复式智能农机具,优先补贴、重点补贴,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服务组织需求,截至目前受理补贴申请51份,机具52台,资金占用43.4万余元。认真开展农机补贴专项整治。2022-2024年拨付我区农机补贴资金350万元,2021年结转0.042万元, 2022-2024年资金合计350.042万元,按照“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账”的流程,2022--2024年累计打卡发放补贴资金349.929,补贴机具375台,入户核验率达到100%。结余0.113万元,没有违规违纪问题。专项整治以来,通过排查,存在政策宣传效果不明显、培训指导不够、监管合力没有形成等3个问题,已对照问题整改清单整改到位。
2025年第一批拨付我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00万元,截至目前共受理报废更新补贴申请13份机具13台,资金使用5万余元,报废更新补贴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三夏”期间供投入各类农业机械约4600余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260余台(含引进50台),大中型拖拉机350余台,配套农机具1000余台,小型农用车及农机具3000余台(套)。小麦机收水平99%以上,玉米机播水平97%以上。
(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2025年以来,主体持续纳入省智慧监管平台,新增生产基地8个,累计达到242个,动态更新生产档案345个,完成产品检测156批次,实现基地巡查350次。区农水局联合区市场局开展市场巡查3次,农资市场执法检查1次,实现重点监管全覆盖。累计开具合格证778张,扫码追溯量同比增长17%,未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全区平台评分保持全市前列,监管效能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