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动交流 > 政风行风热线 > 政风行风热线

政风行风热线

来源:杜集区人民政府预告发布时间:2025-04-14 08:07

访谈时间2025年4月11日早上7:30—8:00

访谈嘉宾

访谈地点市人民广播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大楼西楼2楼)

主办单位杜集区人民政府

访谈摘要4月11日,杜集区副区长武洋带领杜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徐继友,杜集区城管局副局长郑运峰,杜集区房屋征收安置中心主任郝井浩,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兵,走进新闻广播《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就属于杜集区人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与市民进行了热线交流。

访谈详情

主持人:关注社会热点、倾听百姓心声。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早上好,欢迎收听收看淮北人民广播电视台早间舆论监督节目“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今天是2025年4月11日杜集区人民政府上线时间。首先为您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杜集区副区长武洋,杜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徐继友,杜集区城管局副局长郑运峰,杜集区房屋征收安置中心主任郝井浩,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兵。

听众朋友,您在收听节目的过程中,可以就您关注的属于杜集区人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进行咨询或者投诉,我们的两部热线电话是3026326和3884243。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们请武区长向大家反馈一下上次上线时反映问题办理情况。有请武区长。

一、反馈上月上线反映问题办理情况

武区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大家早上好!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杜集区上次线上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3月11日,杜集区政府上线共接到问题反映4件、问题咨询3件,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1、张女士咨询:重组家庭婚姻登记错误,要求更改。经核实,来电人反映其父亲张先生与张女士于1995年在杜集区段园镇民政办办理的结婚登记。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婚姻登记行政案件原告资格及判决方式有关问题的答复》等有关规定,该婚姻登记只能由当事人本人提出撤销,杜集区民政局不能主动变更。

2、李先生反映:朔湖东苑小区,服务大厅公厕不对外开发。经核实,因政务服务大厅男卫生间门折叶损坏,无法正常开关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安全起见,在等待维修期间暂停使用,并张贴标识,现在已维修结束,可以正常使用。已向来电人作解释说明,来电人表示满意。

3、李女士反映:矿山集南山村与邻居有土地纠纷,导致无法建房(多次反映)。经核实,针对李女士反映的问题,前期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已邀请安徽山水测绘院有限公司实地测量,双方对测量结果无异议。但因李女士邻居提出要求李女士建房时必须留半米滴水,导致出现新的争议。2024年12月17日上午,矿山集办事处邀请双方召开“三官一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助理员和律师】”会议进行再次调解。2025年1月2日,办事处,派出所,南山村再次到现场丈量,李女士邻居仍要求李女士建房必须留0.5米滴水,双方未能达成统一意见。协调无果后,已引导女士走诉讼程序,但其自认为不一定能胜诉,不同意走司法程序。现仍在积极协调处理中。

4、侯先生反映:矿山集办事处退休职工,2022年下半年的绩效工资未发放。经核实,来电人于2022年11月退休,根据区绩效发放工作要求,其2022年全年应发放预发绩效工资应为5500元。因2022年9月已预发放侯先生6000元,故来电人认为未发放2022年下半年绩效工资问题系理解偏差。已向来电人作解释说明。

5、李女士咨询:榴园村公墓运营不正常,无法联系工作人员。经核实,榴园公墓负责人吴某因有关问题正在接受调查,榴园公墓已实行闭园管理。针对前期已在榴园公墓缴纳订金的客户,可与吴某的亲属(每天都在榴园公墓负责管护)沟通。已向来电人作解释说明,来电人表示理解。

6、赵先生反映:科创中心北门商贩占道经营,影响通行。经核实,科创中心北门确实存在商贩占道经营现象,矿山集街道城管中队已与占道经营摊主沟通,现餐车已经挪走,摊主也保证之后不在此处占道经营。下步,区城管部门将加大巡查力度,整治占道经营行为。同时引导群众规范经营,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管理服务理念。

7、陈先生咨询:博和家园房屋面积差价何时退。经核实,杜集区经济适用房博和家园项目是由安徽智诚置业有限公司建设开发,房屋合同面积与房产证面积存在误差,房屋面积差价金额该公司已委托安徽华亚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最终将依据评估价格,由安徽智诚置业有限公司办理房屋差价面积相关手续。

二、通报杜集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杜集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徽省、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切实把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落实到每个层级和部门行动上,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生态,全力推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是想企业之所想,让企业办事更有便利。

聚焦企业办事省时、省心、省力,推动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变革性重塑,力争材料、环节、时限、跑动“应减尽减、减无可减”,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极简审批”提效率。深入推动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强化政务服务事项综合运行管理,通过数据赋能,实现区级40个事项材料免提交。打造企业开办“六个一”,实现企业开办集成化“一网通办”,24小时办结,群众满意度100%。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现奖补资金1900余万元。“极近办理”增便利。工信局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联合办公,逐步释放资源共享、职能互补优势。结合企业发展所盼和园区发展所需,动态完善开发区赋权清单,目前已赋权管理事项20项,让企业办事更加省时省心省力。“极优服务”赢好评。设立涉企服务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助企业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2024年,办理涉企服务事项5000余次,‘好差评’主动好评评价率99%以上。建立服务清单,将政策辅导、预排工期、协调办理、全程帮办、周末预约等措施纳入“帮代办”服务范围,为11个省市重点集中项目提供多样化、定制化服务,减少项目单位跑路60余次,帮助解决手续类问题38个。

二是想企业之将想,让企业经营更有保障。

聚焦企业诉求和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出台《杜集区“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服务企业清单》,更大程序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感受到“没事时远在天边,想你时近在眼前”。

坚持“无事不扰”,让企业安心忙发展。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严禁职能部门开展乱管理、随意检查等10类行为,健全综合执法查一次事项27个,入企检查备案132次,涉企检查频率下降20%以上,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4件,从轻减轻处罚55件,打造舒心便利的企业生产发展环境,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坚持“难时出手”,让企业舒心强活力。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帮企解困”专项行动,对全区144家企业实行联系包保,2024年共走访企业2046家次,收集企业要素保障、纳税服务、融资贷款等诉求195个,办结率99%,切实做到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题。坚持“全程督办”,让企业放心有人管。建立涉企事项报备、企业诉求限时办理、督查问责制度,强化工作保障,确保《清单》落实落细。《清单》施行以来,开展专项督查工作4次,并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政务服务慢作为3个、服务对象态度生硬6个,全力提升涉企服务水平,着力营造上下齐抓、同频共振的营商环境浓厚氛围。

三是想企业之未想,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

聚焦为企业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让企业在杜集既能创成业、创大业,又能应变局、开新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融资生态。围绕实体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组织重大项目融资对接会、政银企对接会、“商会贷”对接会等20余场活动,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7.29亿元,政银担业务增速位居全市第1。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盘活“知产”变“资产”,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50余个,合计7.5亿元。优化产业生态。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聚焦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培育各类人才团队11个,与6家企业签订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协议,选聘4名省级“科技副总”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优化物流生态。加快大物流体系建设,高水平建设综合物流枢纽,推动零碳智慧物流产业园二期项目落地建设,5月份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当年实现运输业务全面开通,截止目前,完成粮食、钢材中转业务约1.6万吨,带动现代物流贸易板块加大转型升级,持续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通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