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时间2021年8月11日早上7:30—8:00
访谈嘉宾
访谈地点市人民广播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大楼西楼2楼)
主办单位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谈摘要8月11日杜集区委常委、副区长孟磊带领杜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徐飞,杜集区城管局局长王凯,杜集区房屋征收安置中心副主任郝井浩,高岳街道党工委委员、常务副主任王庆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杜集分局副局长丁超群,走进新闻广播《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就属于杜集区人民政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与市民进行了热线交流。
孟区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大家早上好!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杜集区上次线上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7月11日,杜集区副区长王忠锦带队上线,线上共反映5个问题,其中咨询类4件,投诉类1件,线上答复3个,其他问题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1、纵先生反映:韩楼村自家房屋没有确权。经高岳街道工作人员现场核实,该处房屋建设用地原为淮矿集团岱河矿土地,土地性质为国有土地。高岳街道办韩楼村仅能对土地性质为韩楼村集体土地的房屋进行确权,该处土地确权问题应向淮矿集团相关部门咨询。已向反映人说明相关情况,其对办理结果表示理解。
2、刘先生咨询:岱河矿工人村房屋办理房产证问题。经高岳街道岱河社区工作人员核实,该处办理房产证问题需房主与岱河矿协商,社区工作人员已向反映人当面说明情况,并引导其与岱河矿房管科联系办理,反映人对办理结果表示理解满意。
二、杜集区2021年1-7月份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一、2021年民生工程实施项目调整变化情况
今年全省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新增6项,退出4项,调整实施8项,继续实施19项。新增6项涉及卫生、教育、农业和水利等多个方面,分别是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农田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调整实施8项涉及文化、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方面,增加幼儿托育内容,与妇幼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合并为幼儿托育、妇幼健康和职业病防治项目;调整智慧医疗项目,智医助理、智联网医院退出,保留实施“安康码”应用;调整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科技馆免费开放,保留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活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体育活动退出;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将智慧学校建设纳入;将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合并为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将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调整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将“四带一自”产业扶贫调整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将技能培训提升中技能脱贫培训调整为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退出4项完成或过渡,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任务完成,资产收益扶贫实现预期目标,健康脱贫医疗保障平稳过渡到现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内,不再列为民生工程。
对照淮北市政府《关于202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及任务分解,农村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建设工程5个项目没有任务,我区实际实施28项。较去年新增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美丽乡村建设5个项目11个子项目。
二、各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一)9项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农村电商提质增效。高岳街道徐暨村申报省级电商示范村,淮北郎悦贸易有限公司申报年农村产品上行超1000万元企业正在等待省厅批复认证文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区共5个项目,高岳大刘庄安置房1个项目、矿山集和庄小区、孙楼小区、杜集新村、康园小区4个项目。现5个项目均已进场施工。“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4.713公里和农村公路养护提升29.41公里,新通梧桐、学田、徐楼、沈集、罗里公交班线,建立完善区、镇街道、村三级路长制体系,建立段园、石台、朔里3个镇级交通综合服务站。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已向高岳街道双楼村、矿山集街道南山村、石台镇梧桐村等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按规定落实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拨付654万元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两委薪酬达到标准。在村换届前,做好“一肩挑”摸排工作,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美丽乡村建设。石台镇白顶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已完成,项目预算已基本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为13处供水点采购管材、水表等,现已全部完工。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已完工370户,完成年度的94.39%。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已确定建设地址在高岳街道办事处乡情合作社内,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5项文化教育方面。学前教育促进。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程村幼儿园和大庄幼儿园全部完工;幼儿资助149人次,资助金额8.33万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拨付公用经费1807.65万元,免教科书129.6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42.11万元;6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全部完工。智慧学校建设包括官庄小学和欧集小学,目前正在施工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136人次13.78万元,免学费资助703人次42.18万元;普高国家助学金资助562人次56.2万元,免学费资助126人次7.32万元。文化惠民工程。区文化馆、图书馆、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正常开放;完成送戏进万村全年任务30场。
(三)7项医疗卫生方面。幼儿托育、妇幼健康和职业病防治。普惠托育服务建设项目完成龙湖实验幼儿园60个托位和独秀幼儿园80个托位;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全区完成免费婚检2388人,完成率70.23%;免疫规划完成21144剂次,完成率46.39%,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1019人,第一类疫苗接种10201人。职业病防治工作正在收集职业健康核心指标。出生缺陷防治。全区共建卡944人,筛查788人,筛查率83.5%。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数19个,完成任务的70.37%;乡村医生岗位已培训人81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医进修人数10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人数2人。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已完成筛查166人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初筛的年度任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区参保人数16.89万人,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市统筹实施。“安康码”应用。新增申领0.4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60%,核验188.9万次,亮码363.69万次,新增支持“一码通办”事项数量350项。
(四)2项社会养老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区缴费2.9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72%;待遇领取2.94万人,累计发放2684.16万元,发放率100%。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放12万元,服务对象100人;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助二季度发放993人次,发放19.86万元,累计发放40.74万元。已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户。80岁高龄津贴序时发放,累计发放243.696万元。引导养老机构积极参与省级智慧示范机构和智慧社区创建,2021年争创省级智慧示范机构-淮北市双楼养老院智慧管理平台完成设备安装建设。
(五)2项就业创业方面。就业创业促进。开发公益性岗位416个,安置227人,发放补贴226.54万元;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51个,安置143人,发放补贴225.67万元。技能培训提升。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已培训1916人次,完成年任务112.7%;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提升已完成90人培训,完成年度任务的120%;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已开班3期,培训150人,完成年任务的78.95%。
(六)3项困难救助方面。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1331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累计发放343.55万元,特困人员失能半失能照料护理补贴累计发放11.45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累计发放60.89万元;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累计发放3.23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81.8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150.0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2906人次,补偿金额278.16万元,为8652人困难群众代缴医保。困难职工帮扶符合生活救助标准的有9户困难职工,拨付帮扶资金2.94万元;2户申报医疗救助,等待省总工会审核;金秋助学已摸排20户困难职工家庭。困难残疾人康复。精神病药费补助已为470人发放资金47万元;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共有118名转入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任务完成率为236%;符合儿童辅具和矫形器适条件的共22人,已完成适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件,完成年任务的83.33%。
三、杜集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孟区长:今年以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省、市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在区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
(一)强化应急指挥,压实疫情防控责任
今年以来,全区把疫情防控、疫苗接种这两项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检验,切实增强敏锐性,树牢底线思维。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和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同新的防控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及时调整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应急综合指挥部组成人员,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专班,增设了重点场所管理组(冷链食品监督组)和物防监督工作组,明确职责任务,确保出现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研究分析疫情防控形势,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六安市裕安区、合肥市肥西县、广东省深圳、云南省瑞丽及萧县出现确诊病例等突发疫情,我区第一时间落实防控要求,有效控制了疫情发生。今年以来,我区共召开区疫情防控专题会议12次。重视发挥基层防控力量,进一步压实压紧镇、村网格责任,明确网格员职责,制发网格员工作手册,全区236个网格的管理员随时待命,发挥村(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二)突出重点任务,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抓好重点人群防控,紧盯入境异地隔离来淮人员。进一步做好入境解除隔离后来(返)淮人员管理服务,落实“14+7+7”管控要求,实行闭环管理。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管理。今年以来,共摸排管控境外异地隔离后来淮人员70人,均无异常情况。紧盯风险地区来淮人员。每日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推送数据核查,开展摸排管控,加强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今年以来,管控来自石家庄等风险地区来淮重点人员580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紧盯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累计摸排冷库59个、冷链产业相关工作人员209人,全部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同步落实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紧盯发热、咳嗽就诊病人及陪护等人员。统筹做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6123人次。每日报告发热门诊及购买发热、咳嗽药械人数,自元月份以来,累计报告发热病人681人,购买发热、咳嗽药械2620人,目前均无异常。
二是抓实重点物品防控。坚持“人物同防”,加强进口牛肉、猪肉等冷冻食品监管和检测,查验上市销售的冷冻食品、外包装、检验消毒证明等。开展涉山东乳清粉核酸阳性制品摸底排查、核酸采样、环境消杀和健康检测等工作,流入我区问题奶枣全部得到有效处置,集中隔离8人。不定期检查59个冷库环境及防控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进口集装箱货物开展样本检测,外包装消杀,严防从人到物感染。督查指导快递物流行业对进口快件进行消毒处理。
三是抓实重点区域防控。认真落实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指南,加强对农贸市场、商超、餐饮企业、娱乐场所、学校、医院及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监管,落实日常清洁、通风、消毒等措施,引导公众戴口罩、测体温、扫码通行等防控措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环境整治和卫生消杀。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病媒生物防治,遏制病情滋生。始终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在春节、五一、端午节等节日期间,加大宣传引导,减少人员流动,鼓励外出务工和返乡人员就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倡导移风易俗,严格控制庙会等民俗活动,暂停宗教场所聚集性活动,减少人群聚集。同步做好务工返乡人员信息登记和健康监测,对返乡人员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三)强化能力建设,夯实疫情防控基础
一是加大防护物资储备。做好医疗救治药物、检测试剂耗材、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按照满足1个月用量,配足备齐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
二是加强队伍组建培训。组建了240人采样队伍和211人的流调队伍。在市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抽调人员进行科学采样、流行病学调查、线索追踪等业务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技能。
三是强化督查问题整改。建立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通报督查情况,强化问题整改。今年以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0余次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查,整改问题500余个。
(四)推进疫苗接种,建立疫情防控屏障
一是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制定杜集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推进实施方案,印制《新冠疫苗接种三十四问》《新冠疫苗接种早知道》等宣传手册,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利用小喇叭、电子显示屏宣传疫苗在保护健康、控制疫情等方面政策知识。
二是做好接种人群摸排。按照市疫防指挥部要求,摸底疫苗紧急使用4类人群(疾病感染高风险人群、关键岗位职业人群、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疾病传播高风险人群),累计摸排先期疫苗接种人员21857人。
三是加强接种能力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接种点和接种台。全区已建好疫苗接种点10个,接种台43个。通过面对面培训,实现接种人员持证上岗,保障接种安全。配备必要的信息化设备(电脑、打印机、扫码枪、身份证读卡器等),所有接种点均纳入疫苗安全追溯平台管理系统,做到接种数据不遗漏,疫苗全程可追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我区自疫苗接种工作,截止8月7日,全区已接种新冠疫苗233826剂次,其中第一剂134618人,第二剂87091人,第三剂12117人。
四、杜集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1.“四督四保”项目:2021年“四督四保”市重点项目92个,总投资511.39亿元,年计划投资98.95亿元。1-4月全区92个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4.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35.3%,其中:续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23.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8.57%;计划开工项目28个,已开工15个,完成投资11.6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9.56%。储备项目40个,其中雨佳木业、金鹏智能门窗、逸尘纺织等6个项目近期将转化开工。
2.“四个一”重大项目:纳入全市“四个一”重大项目库项目共11个,总投资102.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35亿元。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1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3.28%。一是社会事业项目4个,总投资26.12亿元。淮北理工学院项目,基础设施基本完工,教学生活设施已经到位,部分安装完成。二期土地已摘牌,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杜集区人民医院搬迁项目,行政楼主体结构封顶,门诊楼、医技楼封顶,住院楼完成10层。杜集区提升医疗卫生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部分设备采购,各镇(街道)卫生院体检中心开工建设,部分主体已经完工。杜集区人民医院南院区项目,正在办理土地、规划等手续。二是城乡基础设施项目1个,总投资18.52亿元。淮北市朔西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二期)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正在施工。三是工业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53.07亿元。杜集经济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雨污管网全面完工,供水管网完成建设;完成紫藤路、山河大道双回路供电线路改造,双创产业园已完工,众创产业园施工单位已进场。年产2万吨大曲酒酿造提质增效项目,2#、3#酿酒车间主体基本封顶,其余正在场地平整。项目土地报批已经完成审批,正在办理供地手续。杜集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其中金融中心临建搭设完成,开发路已竣工,纬二路、纬四路正在施工。杜集区科创园(一期电子信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沪光地块已开工,龙湖地块土地已摘牌。相山水泥粉末站搬迁(水泥绿色智能示范线项目),项目主体土建工程已经施工,水泥磨房设备基础拆模完成,独立基础浇筑完成。四是交通智慧城市项目1个,总投资5亿元。淮徐快速通道建设工程石台段临时项目部建设、道路封闭、场地平整、清表,清淤,段园段正在进行标准化项目部建设,试验室正在标定、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