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龙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设立段园省际毗邻区法务中心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作为提案主办单位,区司法局高度重视该提案的办理工作,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整体设计方面
杜集区司法局积极协调市司法局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支持,联合区委政法委积极推进段园省际毗邻区法务中心建设。将整合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等部门部分职能,谋划打造“一站三心多维”的法务服务格局。“一站”即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三心”即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法商发展中心、法治文化中心;“多维”即以服务主导产业为对象,发展工商注册、知识产权等泛法务关联产业,逐渐配套人力资源、咨询调查等衍生产业,构建以“产业服务”为核心的多维融合产业生态。
二、具体措施
建设的地点位于段园镇人民政府南侧100米。先行新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改造杜集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杜集区人民检察院派驻段园镇检察室,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公证、鉴定、诉讼、检察、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等服务。依托法务中心院内墙面铺设法治文化元素。拟于2025年建设竣工并实现实体化运行。后期根据现实需要,逐步完善工商注册、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泛法务关联业务。
三、实施路径
(一)机构设置
核心部门:段园镇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段园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杜集区人民法院段园诉讼服务站(含法庭),杜集区人民检察院派驻段园镇检察室。
支持部门:淮北市司法局、杜集区司法局、杜集区人民法院退休法官工作室、杜集区工商联、段园新型功能区发展服务中心、段园派出所、段园镇营商办、段园镇零距离调解工作室等。
(二)人才配置
中心整合市、区、镇三级相关部门资源,拟配备司法行政干警3名,公证员1名,鉴定员1名,仲裁员1名,专职调解员3名,退休法官 1名,法警1名,检察官1名,书记员1名,值班律师1名,信访专员1名,综治工作人员1名,派出所民警1名。除此之外杜集区工商联、段园镇营商办、经济办等部门安排人员以轮驻方式进驻法务中心提供经济发展服务。
(三)协作机制
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市级公证、鉴定等职能部门与杜集区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段园镇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作,依托段园镇人民政府进行统筹管理。
(四)硬件和信息化建设
设置独立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会议室、人民法庭、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零距离调解工作室等功能室。将市局远程法律服务系统和远程探视系统接入,方便群众办事。
(五)制度保障
1.制度保障。制定《法务中心工作手册》,明确职责分工、服务流程和响应时限。将服务流程、人员公示等制度上墙。
2.经费保障。争取淮北市司法局、杜集区法院、杜集区检察院及段园镇人民政府在资金、办公设施和人员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