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杜集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省、市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公开方式,不断拓展公开内容,强化指导监督工作,努力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丰富公开内容,拓展公开领域
1-12月,杜集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330条,其中区政府办公室发布信息944条,镇(街道)发布信息2052条,区政府各部门发布信息5334条。根据《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2024年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杜政办〔2024〕23号)要求,全面梳理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28件, 废止失效文件25件,新增规范性文件1件,已全部推送至淮北市政策文件库,并提供WORD和PDF格式下载。主动公开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信息及解读信息20条;公开科技、民政、医疗、教育、体育、乡村振兴、市场监管等各类信息334条;公开区本级各类财政信息49条。
(二)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
建立健全政策解读机制,采用文字解读、图表解读、视频解读等多种方式,1-12月制作文字解读3条,负责人解读3条,媒体解读2条,政策图解4条,专家解读2条。新设政策宣讲专栏,汇集发布各单位政策宣讲信息,让民生实事政策真正普惠于民,今年进行政策宣讲10场次。主动回应各类社会热点信息115条。
(三)推动基层两化,做好涉农资金公开
落实省市政府出台的基层“两化”新增领域标准目录指引建设工作,强化各领域主体单位公开责任,规范各栏目信息发布内容和形式;全面做好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等信息公开,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定期公开补贴资金实际发放明细表,并将已公开的材料按月份分类存放以便查阅。1-12月,全区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发放农业类补贴7469.04万元,惠及农户29881人次。
(四)落实公开条例,规范答复依申请公开
及时规范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按照依申请公开事项办理答复机制和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标准回复,本年度收到依申请公开共20件,其中网上收到15件,信件收到5件,内容涉及政策文件公开、征迁补偿等,已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部办理完成,未收任何费用,未发生行政诉讼案件。
(五)创新开放形式,政府开放日提升公信力
今年以来,已开展开放日活动8场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推动政民互动常态化,拓展政策宣传渠道,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效。
(六)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落实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部署,针对省、市级下发的测评整改问题清单,第一时间下发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内容的高质量发布。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强化指导调度,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核心,通过日常巡查、季度测评等方式,对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情况开展测评,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整改培训会4次,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公开内容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政务信息公开不够深入、细致,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一些政策解读材料还不够通俗易懂,公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是公开方式的多样性和便捷性仍需提升。虽然已经拓展了多种政务公开渠道,但部分渠道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互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三是政务公开队伍建设还需加强。目前,我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下一步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重点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确保公开内容全面、准确、详实。加强对政策解读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解读材料的质量和水平。
二、进一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利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各类公开渠道资源,优化信息发布流程,提高信息更新频率,积极开展在线访谈、民意调查等活动,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增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提高政务公开的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机制,对主动公开、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专题信息发布,定期开展测评,抓好日常监测,业务培训、工作调度会等方式,提升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