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杜集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2月31日
杜集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的有关精神,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皖农渔函〔2017〕110号)工作要求,统筹考虑全面实施渔业战略调整和养殖水域滩涂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学规划,为我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养殖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 编制依据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等文件。此外,《杜集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杜集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等相关的农业区划也作为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节 目标任务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至2030年。
规划目标: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实现以下目标:
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分;
合理调整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控制养殖业规模、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设定发展底线,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为建立以水域滩涂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重点任务:基本功能区划,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的划定,设定发展底线和养殖布局。
第四节 基本原则
1、遵遁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原则。
在规划中按照“规模、适度、环保、生态、效益”的要求,将养殖的水域滩涂纳入规划,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的思路。同时,也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经济的稳定增长、渔民的收入继续提升。
2、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
以调整为基础,根据现有区划,将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确定养殖使用功能。稳定池塘养殖,减少河流内和塌陷水域内的网箱围网养鱼,要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和循环流水养鱼。坚持总体规划,分年实施,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养殖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养殖布局规划。
3、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容量的原则
根据我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将池塘水域确定为水产养殖发展重要水域,适当发展塌陷水面水产养殖,在保护好水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渔业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妥善处理水产养殖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关系,养殖生产应符合环境容量的要求,使养殖水域滩涂发挥最佳效益。
4、规划与调整相结合
充分发挥规划对水域功能的定位作用,协调好各产业水域滩涂的使用纠纷,做到水域滩涂使用功能明确,产业布局合理。将规划与调整相结合,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区域布局规划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鼓励养殖区转移到水体交换条件好、水质优良的水域。
第五节 规划范围
杜集区境内已经进行水产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宜水产养殖有待开发利用的水域、滩涂。纳入本次规划的可养水域有:具有渔业功能的河道、大中沟、水库以及全区范围内的废窑坑、取土坑、池塘及所有采矿塌陷水域。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1、地理位置
杜集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部,是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的故乡,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的徐(州)、淮(北)两市结合部,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区境介于北纬33°58′~34°18′与东经116°41′~116°58′之间。
杜集区境除东、西分布着30多个由寒武奥陶系列组成的山峰外,其余均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1/8800,西部相山,主峰海拔342.8米,东部楼顶山,主峰海拔288.2米,中部平原占全区面积的86.8%。
主要河流:杜集区境内河流多为南北走向,形成龙河、岱河、闸河3个水系,属于淮河流域。龙河发源于萧县龙城镇龙湖,流经朔里镇、石台镇和矿山集办事处,区内总长度19.5公里;岱河从萧县瓦子口进入我区,流经朔里镇、高岳办事处和矿山集办事处等,区内总长度15.5公里;闸河发源于江苏徐州西18里屯故黄河口,流经段园镇、石台镇和矿山集办事处等,区内总长度23公里。三条河流汇水面积186平方公里,蓄水量812万立方米。因采煤塌陷形成的湖泊21处,平均水深2.4米,其中东湖、朔西湖面积较大。
2、水域类型
按水域区域性质划分,杜集区水域可分为池塘、河沟、采矿塌陷区三种类型。按所有制形式划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种类型水域。全民所有制水域有以上3条大河及经过征用的采矿塌陷区;集体所有制水域有:修路取土形成的坑塘等。
3、水域面积及可养面积
杜集区水域面积25095亩,其中池塘13470亩、塌陷区11325亩、河沟300亩。可养面积24995亩,其中池塘13470亩,河沟200亩,塌陷区11325亩,已养面积23290亩,其中池塘13470亩,塌陷区9820亩。
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
1、气候:杜集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暖秋凉,冬寒夏炎,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合渔业生产。
2、气温和日照:杜集区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21.3℃。日照十分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293.7小时,年平均绝对湿度13.8mb,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
3、降水量:杜集区年平均降雨量847.7mm,但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年最大降雨量1441.4mm,是年最小降雨量502.4m的2.8倍;6—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5%—70%,冬季降雨量只占全年的6%,春秋两季降雨量分别占全年的18%—19%。
第三条 水的理化性状
杜集区总体水面较多,水域多集中岱河、龙河、闸河、东湖和朔西湖等,水资源较丰富,水源充沛。近年来,由于煤矿开采,塌陷治理,杜集区的池塘面积发展较快,为我区发展池塘精养奠定了基础。重点河道由于起到行洪作用,河道养殖受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区内各主要水域水体的理化性状良好,营养盐类十分丰富。
水温:区境内各水域水温差异较小。据测定6月至8月份平均水温在26℃—30℃,4—11月份水温都在15℃以上。
透明度:2000年以前,杜集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一些河道水面实行网箱围网,造成河道水质混浊,透明度大都在30厘米以下,2000年以后,随着养殖区的划分和限养殖政策的实施,我区河水逐年变清。据调查,目前东湖、朔西湖等主要养殖水体在鱼类生长期透明度平均在30—50厘米,而越冬期透明度平均在40—70厘米。
水色:杜集区境内的水域为饮用水及灌溉用水,水质清新,适宜各种浮游生物的生长和各种鱼类的生长。冬季水色清淡,夏秋多数河段水色淡绿,部分为淡黄泥色。
溶氧和pH值:据测定,杜集区境内的各类水域溶氧状况及PH值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溶氧量为3—8毫克/升,PH值6.5—8.5。夏季各水域溶氧、PH值变化幅度较大,春秋季变幅小,而冬季最稳定。
营养盐:杜集区境内水域营养盐含量差别不大,均为5—10g/L左右,非常适宜发展水产养殖。其中氨态氮为0.11毫克/升, 硝酸态氮一般在0.075—0.03毫克/升,总硬度波动范围在1.15—1.66毫克/升,总碱度波动范围在1.21—2.10毫克/升,钙含量范围在16.18—25.65毫克/升,镁含量范围在4.74—7.29毫克/升,磷含量范围在0.04-1.75毫克/升。综上所述,杜集区境内水域水质适宜渔业生产。
第四条 生物资源状况
1、浮游植物:在淡水水体中浮游植物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是水体的原始生产者,决定着水域的生产性能,与渔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初步鉴定,我区水域常见的浮游植物有:绿藻、兰藻、金藻、硅藻、裸藻、轮藻、甲藻、纤维藻等。
2、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许多淡水鱼类和各种幼鱼的重要饵料,其常见的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
3、底栖动物:底栖动物大都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虾、蚌等还是重要的水产品,目前发现的底栖动物有:中国圆田螺、梨形环棱螺、背角无齿蚌、河蚬、水蚯蚓、水蛭、日本沼虾、克氏螯虾、摇蚊幼虫、龙虱、水斧虫、红娘华、水黾、水蜈蚣等。
4、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分布广,繁殖能力强且产量高,是一种宝贵的水产资源。它即是草食性鱼类的主要饵料,又是鱼类天然产卵和幼鱼逃敌的好处所,对渔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分布较多的植物有:芦苇、席草、莲、马莱眼子菜、菹草、蒲草、苦草、金鱼藻、聚草、芜萍、浮萍、水芹、喜旱莲子草、轮叶黑藻等。
第五条 鱼类资源
1、种类:杜集区水域分布的鱼类基本上以定居性鱼类为主,鲤科鱼类较多,已发现并引进的品种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鯽鱼、泥鳅、刺鳅、乌鳢、罗非鱼、鲈鱼、鲶鱼、黄颡鱼、革胡子鲶、鳜鱼、黄鳝等十多个品种。另外其他有经济价值水生动物有:甲鱼、青虾、河蚌、青蛙、乌龟等。
2、鱼类资源变动趋势:我区的天然渔业资源,主要依赖于塌陷水面、岱河、闸河、龙河及其支流,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鱼类种群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渔获物中大型鱼类减少;二是银鱼、鳜鱼等许多名贵鱼类比例减少;三是渔获物中年龄趋向低龄化;四是鱼类产卵场受破坏,产卵规模大为缩减。
第七节 水产养殖业发展分析
第一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1、养殖水面和利用情况
杜集区水域面积25095亩,其中可养面积24995亩,已养面积23290亩,占可养面积的93%,近十年间,年平均养殖面积为23500亩,年平均利用率(占可养水面 )为94%。整体上看杜集区水面利用率相对上十年有所增加,增加的可养面积中以池塘为主,河沟次之。
2、养殖总产和单产
我区开展人工养鱼已多年,过去由于粗放粗养,投放规格小、品种单一,管理水平有限,科技含量低,致使养殖产量不高。自1994年我区实施渔业致富工程以来,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逐步向半精养、精养方式转变,养殖产量增长较快,养殖单产稳步提高。2017年我区水产品总产量12000吨,产值2.1亿元,平均单产440公斤。
3、渔业劳动力和养殖渔民收入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杜集区水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业养殖劳动力增加,捕捞劳动力逐渐减少,2005年养殖业劳动力为254人,捕捞劳动力54人,兼业劳动力168人;2017年专业养殖人员325人,捕捞人员32人,兼业从业人员850人。集约化的养殖带来了专业养殖劳动力的人数下降,水产品总产、单产提高,渔业总产值、养殖效益增加,渔民收入大幅提高,促进了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渔业生产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条 分类养殖基本情况
1、以水域类型划分。
杜集区渔业生产以水域类型分为:池塘养殖、塌陷区养殖两种类型。
(1)池塘养鱼:池塘养鱼在杜集区开展较早,上个世纪以前以农村各类保水坑塘、塌陷水面为主,基本是人放天养,养殖水平低、产量低。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对塌陷区治理投资的加大,我区池塘养鱼发展加快,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池塘单产为230千克/亩,2015年上升到444千克/亩。
(2)塌陷区:杜集区现有采矿塌陷区11325亩,已养面积9820 亩,塌陷区养鱼,水位有保证,水环境较好,鱼类生长较快,效益较高,近几年来承包塌陷区养鱼热情很高,出现了许多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塌陷区水面发展生态养殖、观光农业。
2、从养殖品种划分。
杜集区各类水域的养殖品种在二十世纪以前比较单一,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优良品种特色品种较少,整体效益低下。自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养殖品种趋于多样化,名特优品种发展较快。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杜集区加快了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除常规品种外,市场价格高的优良品种及特种水产养殖规模在扩大,如文勇水产养殖合作社的观赏鱼养殖繁育和淼昌农农业技术公司南美白对虾养殖等,这些都大大推进了杜集区的渔业生产多样化进程。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1、面临的形势。
杜集区水产养殖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七个字:机遇与挑战并存。水产品是国家市场开放最早的农副产品之一,改革开放初期,因供求关系因素,使产品价格暴涨,水产养殖业是当时农村中效益较高的产业,农民养鱼积极性很高,也因此走上致富之路。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区渔业总人口呈下降趋势,除养殖技术人员素质及自然因素等原因的影响外,与近些年来,渔业效益低,从“暴利阶段”进入“微利时期”这一新形势有很大关系。从这一角度可反映出目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较大。尤其是近些年来,杜集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大宗水产品市场充足,价格下跌,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新品种发展速度较慢,规模小,产值所占比例小,因此价格上扬时间短,低谷期延长。所有这些都使杜集区渔业生产陷入一定的困境。
虽然,杜集区养殖业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但同时养殖业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机遇。由于水产品价位低,当前大宗水产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市场的销售量会大大增加,一些中高档的水产品也上了工薪阶层人家的餐桌,销售量也在逐步扩大。只要合理地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利用杜集区现有水资源及总体状况良好的水环境,努力提高单产和产品品质,最大限度地捉高水体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向品种、向科技、向管理要效益,就有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2、发展潜力。
虽然杜集区水域面积广阔,但水产品总产量、养殖单产等相对较低,目前又处于微利时期,农民收入减少,但只要调整好经营思路,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稳定大宗水产品,加快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步伐。大宗水产品要提高单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净水养殖、规模化工业养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抢占市场新领域。
(2)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水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提高科学养鱼水平,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溶入新科技是微利时期养殖取得效益的重要举措。
(3)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4)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养殖水面。
3、水产养殖前景。
(1)市场前景广阔。从杜集区目前对水产品的消费水平来看,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沿海地区年人均高达40千克,而杜集区目前年人均为12千克。
(2)较好的宜渔资源。杜集区具有各类可养殖水面24995亩,目前开发利用23290亩,占可养殖水面积93%,还有开发利用的潜力。随着我区岱河、三矿、四矿、朔里、石台等采矿塌陷区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对水污染的治理,宜渔水面还会大量增加。只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将来杜集区渔业必定在乡村振兴、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3)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杜集区有农村人口15.9万,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宜渔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而且使一些专业捕捞渔民转向水产养殖,这对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括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划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三类。划分方法和开发保护的重点是:
禁止养殖区:
禁止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
禁止在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开展水产养殖。
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开展水产养殖。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
限制养殖区:
限制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在以上区域内进行水产养殖的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限制在重点湖泊水库等公共自然水域开展网箱围栏养殖。重点湖泊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0.2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养殖区:
包括池塘养殖区、湖泊养殖区和其他养殖区。池塘养殖包括普通池塘养殖和工厂化设施养殖;湖泊水库养殖包括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其他养殖包括人工开挖的河沟养殖。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
类型:以大型河道为主,主要是我区境内岱河、龙河、闸河等具有排污行洪功能的河道等。
水域范围:
岱河:岱河从萧县瓦子口进入我区,流经朔里镇、高岳办事处和矿山集办事处等,区内总长度15.5公里。
龙河:发源于萧县龙城镇龙湖,流经朔里镇、石台镇和矿山集办事处,区内总长度19.5公里。
闸河:发源于江苏徐州西18里屯故黄河口,流经段园镇、石台镇和矿山集办事处等,区内总长度23公里。
管理措施:通过禁养,达到一下目标:
透明度40—80cm;
溶解氧5—12mg/L;
水色夏季淡绿,冬季、清而不浑浊,总体要活而爽。
PH值≥7。
营养盐,氨态氮0.11mg/L;硝酸态氮0.0075—0.03mg/L;钙16.18—25.65mg/L镁4.74—7.29mg/L磷0.04—1.75mg/L。
总硬度5°—80°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
1、河沟:禁养区以外的大中型河流。
2、采矿塌陷区:主要为岱河、三矿、四矿、朔里、石台、沈庄、袁庄、孟庄等采矿塌陷形成水面。
管理措施:限养水域内,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养殖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养殖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0.2%。
第十二节 养殖区
池塘养殖区:是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水域,以发展低碳高效、名特优新及市场受欢迎的水产品为主,池塘面积1.3万亩,分布在全区农村的池塘、废弃的窑坑以及塌陷复垦精养塘。
第四章 保障和实施
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
编制《杜集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为完善杜集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和今后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杜集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杜集区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有关同志为成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同时与区发改委、区国土局、区水利局、区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
第一、加强用途管制。杜集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今后杜集区水域滩涂使用的基本依据,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要按照规划开展,严格限制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用途的行为。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由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拆除。限养区内的水产养殖,要严格控制网箱围栏养殖面积,特别是吃食性鱼类养殖面积,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限期搬迁或拆除。养殖区的管理,凡符合规划的养殖,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规范用药,防止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养殖生产应当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第二、完善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重点推进全民所有制水域的《水域滩涂养殖证》发放工作,健全水域滩涂使用权的招、拍、挂等的使用,推进集体所有养殖水域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规范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
第三、加强水产养殖生产执法。查处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内的各种渔业违法行为,查处无证生产、非法侵占养殖水域滩涂行为,规范养殖水域滩涂的利用,加强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社会监督。
第十五节 完善生态保护
水是渔业生产的基础,水域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水产品产量和质量,更影响人类的健康和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保护水域环境和水产资源,做好以下保护工作:
一是禁止向现有主要养殖水域排放工业污水,既使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排放也要严格控制。
二是禁止向养殖水域内倾倒农药及残留物,避免药物积累,造成水体的破坏。
三是恢复重要河道水草资源,达到改善水体及恢复鱼类资源。
四是以发展生态养鱼、净水养鱼、循环流水养鱼为主,严格养殖污染排放的管控,减少水产养殖业污染。
第十六节 其他保障措施
该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要广泛宣传此次编制《杜集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目的、意义、作用及要求,通过广播、电视、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争取广大农民、渔业生产者、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使规划的编制及养殖证发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发放养殖证,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按照发证程序办理。要加强对水产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对规划区内群众的开展宣传教育。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节 关于规划效力
本规划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划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相冲突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