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号: 003087762/202104-00002 信息分类: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内容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布日期: 2021-04-13
发布机构: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4-13
称: 杜集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号: 词:

杜集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来源: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13 08:48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7亿元,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亿元,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发展:

(一)坚持创新驱动,集聚转型崛起新动能

积极融入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发挥省高端矿山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深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安徽省矿山机电众创空间(孵化器)、国家火炬杜集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创新链,争创国家级矿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智慧港、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发展创业空间、创新工厂、情景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平台,着力打造创新企业集聚地。加大柔性引进力度,探索开展“周末专家”等引才方式,以创新聚集人才,以人才推进创新。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个数达35家以上,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320亿元。

(二)坚持统筹协调,构筑城乡一体新格局

拉大城区框架,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实施城区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小区、老旧管网、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和社区建设力度。做大做强城市经济,规划建设现代化商务区,推动高端服务业集聚。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城乡快捷高效的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服务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试点建设、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科学调整作物生产布局、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走好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道路,建成优质水果蔬菜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3.5万亩,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5亿元。探索相对贫困精准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坚持绿色循环,厚植生态文明新优势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传统产业和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消减重污染天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严格管控地下水超采。强化水污染流域治理,完善雨污分流项目建设。强化河湖长制,严格落实林长制。启动朔西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二期),统筹推进岱河和东湖公园生态景观带、百莲百荷荷花基地、相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门等项目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生态环境管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强化源头管控,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创建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坚持改革开放,催生跨越发展新活力

坚持改革活区、开放兴区,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深做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事项“全程网办”“码上服务”。深化东昱建投改革,着力打造城市综合运营商。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扎实开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鼓励引导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发达地区开展园区共建、产业协作、经贸合作等,全力打造淮北北向发展开放门户。聚焦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主导产业,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行业龙头合作。提升企业对外贸易能力,加快形成以机械装备为先导、以生活家居用品为支撑、以新材料产品为潜力的外贸进出口格局。

(五)坚持惠民利民,推动民生福祉新改善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创新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科学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加快新增学校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段学位9000余个,进一步提升教育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运用,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健康杜集建设。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益化服务水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