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087762/202101-00006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 2021-01-20
发布机构: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1-20
称: 杜集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词:

杜集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20 09:52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1113日在杜集区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梁龙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20是杜集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新时代美好杜集总目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整体经济运行持续回升、稳步回暖、回归常态,为杜集高质量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举全区之力攻坚,创新六个一防控机制,建立联帮包联防联控战时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2名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成为我市首个入列全省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县(区)。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在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25亿元,增长12.8%。剔除去产能、背基数因素,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去年持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521元、16200元,增长6%9%

——创新动能加速成长。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开发区获批全省装备制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中芬矿机成为我市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淮北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河(湖)长制首次入选省级激励县(区)名单。

——项目攻坚扎实推进。口子东山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开工建设,地企合作再开新局。淮北理工学院(筹)获省教育厅同意本科学校设置,并报请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申报。朔西湖生态环境治理初展新姿,昔日城市伤疤华美蜕变。

——大事难事破冰前行。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稳步推进。淮徐快速通道启动实施。科创产业园项目全面推进。开发区二期1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即将建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两手抓、双胜利,疫情防控取得关键进展

联防联控科学高效。面对大战大考,坚持闻令而动、科学防治,以最严举措遏制住疫情蔓延。组建11个专项工作组,领导干部全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极短时间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小单元作战工作格局,划分网格单元236个。全面落实在职党员三报到制度,全区党员冲锋陷阵,510名医护人员主动请战,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区人民医院、博庄社区党支部书记等2人分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复工复产精准施策。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排30余名县处级干部、100余名科级干部,入驻企业开展一对一跟踪帮联行动。千方百计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工返岗、原料采购、产品运输等难题,全面支持和服务企业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发放复工贷”“疫情贷等资金2.2亿元,进一步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六稳”“六保落地落实。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深入开展四进一促活动,新增城镇就业9592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663人。发放困难人员救助、学生资助等补助资金5080万元。发放10项惠农补贴3893万元,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淮北理工学院项目实现全市疫情期间唯一土地挂牌出让。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总产达8.5万吨。获评第四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接收中央直达资金2.28亿元,全部投入基层、用于民生,以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群众好日子

(二)聚焦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致力于工业经济突围。深耕规模企业培育,新入规企业14家。强化企业梯度成长,紫朔环保等2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科汇钢构、中联绿建等5家企业获评全市优质小微企业中冶淮海入选首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投入资金12亿元,实施安徽矿机、伟天机电等技改项目22个。雷鸣科化、中芬矿机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出清僵尸企业”6家,盘活低效土地900余亩、闲置厂房7.8万平方米。争取非标专项债资金额度23.8亿元,智慧港规划建设启动,园区道路、供电、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致力于扩大有效投资。综合运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在线调度等方式,狠抓项目引进推进、投产达产。纳入全市四督四保重点项目、四个一重大项目分别达91个、15个,完成总投资167.8亿元。区金融服务中心、后酒店新村等项目开工建设,华智药业、焕备智能装备、华源电气迁建等9个项目加快推进,龙湖输变电、中大电缆等项目投入运营。

致力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东湖新商圈消费持续升温,众多知名品牌入驻吾悦广场,城市商业模式迭代升级。龙溪奥莱广场、格林豪泰酒店压茬推进,米兰广场招商顺利。全年电商网上交易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6%,经营主体达38家。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村)3个、省级农村电商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企业1个。新增泗州戏剧团等文化企业10家。东篱山庄、山里人家荣获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

(三)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实现重要突破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深入开展抗补促推专项行动,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四季攻势,投入扶贫资金2278万元,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保障等举措,全区1932人脱贫质量更高、成色更足。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全部完成。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7个,惠及群众19.86万人。拆除无功能性住房2.2万平方米,复绿改造利用1.5万平方米。“351”“180”政策惠及贫困患者1436人次。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交办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圆满完成。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2.8%,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72.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16个入河排污口全部通过核查整治验收。全面完成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水质达标率100%。入列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推进单位。新增造林1005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3个。高质量完成东部山场2028亩疏林和裸露山体绿化建设。

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完成年度任务。新发行专项债1.35亿元,政府实际债务控制在省定限额以内。为11户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劝耕贷资金835万元,累计发放2315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东昱建投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25亿元,惠及企业72家。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稳步推进,累计信用贷款3700余万元。

(四)聚焦破瓶颈、增活力,改革开放呈现全新局面

重点改革稳步实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涉及行政审批事项总数达1400余项。推出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硬核服务。全面推行区级权责清单中依职权类权责事项统一规范。动态完善开发区赋权清单。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朔里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加快实施。全面推行城乡低保审批权限委托下放。

开放水平全面跃升。树牢招商引资生命线意识,组建4个专业招商小分队,选派10名干部赴上海挂职锻炼,紧盯沪苏浙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招商。新签约项目41个,协议投资额63.76亿元。新开工项目37个,协议投资额74.26亿元。中冶天工集团、金鹏智能门窗、杰豹空压机制造、雨鑫木业等项目成功签约,北华玻璃、宇和机械、维尔发机床等项目加快建设。外贸主体培育催生新动能,新增可爱鹿商贸、楚汉医疗器械等出口备案企业14家,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9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10万美元、跨境电商交易额600万元。

要素资源保障有力。科创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空间规划研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配合开展科创北城电力专项规划编制,优化供电线路布局,进一步释放土地、节约成本。组卷上报城镇用地25个批次,完成土地供应1135亩。实现房屋征收6.5万平方米、土地3000亩,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减免税费达2.17亿元,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中小微企业获得实质优惠。新增四板挂牌企业8家。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收办企业各类问题190个,帮助融资5.43亿元。

(五)聚焦抓统筹、促融合,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推深做实文明创建,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抓好路面修复、背街小巷整治等。全区上下广泛动员、合力攻坚,以临战状态和扎实成效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大考,为我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作出了杜集贡献。绿地文旅小镇进展顺利,蔡王庄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加快实施。选派14名城管执法人员进驻社区服务,社区、城管、部门联动格局初步构建。智慧城管实现全覆盖,平台案件结案率位居全市第一。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坚持耕地保护优先、耕地数量质量并重,完成耕地保有量10.25万亩目标任务。蝉联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成功获批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县区。段园镇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增省示范家庭农场2家、示范合作社2家,新认定绿色食品6个。双楼蔬菜合作社获批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获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南山村先后获批全省特色旅游名村、全省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假日阳光升格为省级示范家庭林场。天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4500户农村群众用上干净卫生厕所。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坚持棚改更好体现住房居住属性,东岳雅苑、和谐新家园等顺利分配入住,绿景庭院、朔湖东苑等进入收尾。投入资金2900余万元,建成雨污管网29公里。投放充电桩444组,覆盖全区80%以上社区。首批投入使用停车场3个。投入资金3175万元,建成四好农村路”58.7公里。育才路提升改造全面建设,小东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

(六)聚焦办实事、惠民生,全面小康注入强劲动力

锻造保障体系长板。民生支出14.1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5%。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校企联合培训5802人,开发见习岗位4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8%以内。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315万元,发放稳岗补贴1067万元。顺利完成876名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新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5所。率先在全市为1430名特困供养人员、高龄失能老年人购买医疗护理保险。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139家医药机构实现全覆盖监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7%,并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岳九年一贯制学校、沈庄学校改扩建加快实施,新增智慧校园16所,撤并规模较小学校(教学点)13所。设立首家区级不动产分中心,累计办理分户产权证9302户,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行政楼主体封顶。成功争取专项债资金5000万元,智慧医疗和镇体检中心建设进展顺利。7家中医馆全部投入使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新增体育场地2万平方米。扎实开展第九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暨建区40周年系列活动。

加厚社会治理底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丰硕,成功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3个,社会秩序更加安定。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成使用。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协同抓好闸河、龙河、岱河三线作战,城市内涝妥善化解。摘得水利部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荣誉称号。深入开展“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连续8年获评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创新设立百姓说事点”55个,配备信息员56名,让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获批全省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第七次人口普查顺利完成。高岳街道办事处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首家团代表联络站落户杜集。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最试点,扎实推进三无县乡村联建联创联评活动。双楼村村规民约获评省级优秀。

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科协、外事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编制、档案方志、保密、机关事务等服务发展能力实现新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开创新局面,区征兵办获评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七)聚焦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关键少数、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推深做实党内政治监督谈话。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区政府门户网站荣获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彰。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改革发展各环节,坚决执行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履职尽责重法治。制定出台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面向社会公开选聘9名法律顾问,依法行政智囊团作用更加突出。七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公民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处理各类审议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74件,见面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30条。强化政务舆情回应,办结省长热线市长热线和政风行风热线1912条。

廉洁担当勇作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预算在人均压减2000元的基础上再压减5%。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区上下蔚然成风。区级招投标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建设工程招投标及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25个。充分发挥督查考核鞭策激励作用,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压茬推进,政府系统清正清廉、担当作为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

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区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回首过去五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美好杜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握大势、保持定力,抢抓机遇、苦干实干,经历了战胜暴雨洪灾、抗击新冠疫情等多重风险压力的砥砺奋战,展开了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的实践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生产总值突破152亿元、年均增长15.6%。财政总收入达12.9亿元、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9.2%。制造强区释放更多潜能,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实施。口子东山产业园、上海电气生物质发电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8家,形成以安徽矿机、山河矿装为龙头的矿山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海螺水泥、中冶淮海装配式住宅为支柱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高策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成运营。杭淮惠龙物流园累计入驻企业60家。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8:61.8:30.2调整为6:46:4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5%提高到45.2%。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康迪纳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认定省三首产品15个,其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4个,占据全市半壁江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先后关闭落后产能企业11家、非煤矿山14家。下大力气出清僵尸企业”15家,盘活利用低效土地822亩、闲置厂房13万余平方米。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5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2.1万亩。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企业总数达212家。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万家汇智慧生活广场投入运营。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发展动力持续增强的五年。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见底清零,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巩固。高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设置24个政府工作部门,政府职能体系更加完备规范。深化东昱建投集团改革,总资产、净资产连续翻番,分别达107亿元、86亿元。盛典担保累计发生额19.22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破解。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区管校聘改革在全省率先突破。全省首家金融法庭成功挂牌、高效运转。山河大道、开端路建成通车,累计征收土地16700亩,有效保障一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获省市高度肯定、全省示范。高质量完成省级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41个村(社区)农村产权制度三变改革全面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绿色赋能推动转型的五年。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高标准修复地环治理项目13个,矿山采石生态痛点变成环境亮点。获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区,统筹推进避险搬迁、接续平台建设等,煤城加速蝶变为美城。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段园葡萄小镇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拆除粘土砖瓦窑厂24座。秸秆禁烧连续7年实现零火点,空气质量指标稳居全市县(区)前列。投入资金5032万元,中小河流治理取得阶段成效,河(湖)长制工作连续3年在全省行业评比中名列前茅,美丽生态画卷更好绘就。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城乡统筹同步推进的五年。新城控股、恒大集团、绿地集团等知名企业抢滩入驻,初步改写了杜集建区以来有区无城的历史。动态维护段园镇总体规划,制定出台全市首个全域旅游规划。成功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4.92亿元。高质量实施棚改13349套。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完成。新改建雨污管网120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134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8公里。投入资金6520万元,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8个。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4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控制在3.5%以内。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复查。星洲国际城项目破产和解圆满成功。深度攻坚房地产领域遗留难办证工作,小刘庄成为全市首个清零小区。成功战胜温比亚台风引起的特大暴雨灾害。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5个,率先完成区级收养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智慧化平台建设。石台、朔里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城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彻底解决。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创成全国文明村镇4家、省级文明村镇6家。蝉联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标准完成1.67万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各位代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工业主导产业单一,集聚程度不高,支撑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开发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平台载体功能不强问题亟待解决;基础设施存在较多短板弱项,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任重道远;公共服务供给仍需加强,医疗、教育、文体等领域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一些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堵点亟需解决;政府系统少数干部不想为、不敢为、慢作为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政策落实和政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不负人民重托。

各位代表!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5年的奋斗、汗水和收获,正化为一块块基石,铺垫在奋力建设新时代美好杜集的新征程上。五年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工作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为杜集发展作出贡献的投资者、建设者和参与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科学实施十四五规划,奋力谱写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国家层面出台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专项政策措施,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专门出台进一步促进城区老工业区和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铺开,为我们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我区制造业基础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较快,产业配套体系相对完善,坚实稳固的产业基础将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特别是近年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十四五时期将集中陆续建成见效,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系统观念,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提升斗争本领,强化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先机、占得主动。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25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7亿元,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亿元,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发展:

(一)坚持创新驱动,集聚转型崛起新动能

积极融入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发挥省高端矿山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深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安徽省矿山机电众创空间(孵化器)、国家火炬杜集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创新链,争创国家级矿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智慧港、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发展创业空间、创新工厂、情景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平台,着力打造创新企业集聚地。加大柔性引进力度,探索开展周末专家等引才方式,以创新聚集人才,以人才推进创新。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个数达35家以上,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320亿元。

(二)坚持统筹协调,构筑城乡一体新格局

拉大城区框架,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实施城区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小区、老旧管网、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和社区建设力度。做大做强城市经济,规划建设现代化商务区,推动高端服务业集聚。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城乡快捷高效的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服务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试点建设、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科学调整作物生产布局、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走好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道路,建成优质水果蔬菜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3.5万亩,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5亿元。探索相对贫困精准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坚持绿色循环,厚植生态文明新优势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传统产业和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消减重污染天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严格管控地下水超采。强化水污染流域治理,完善雨污分流项目建设。强化河湖长制,严格落实林长制。启动朔西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二期),统筹推进岱河和东湖公园生态景观带、百莲百荷荷花基地、相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门等项目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生态环境管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强化源头管控,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创建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坚持改革开放,催生跨越发展新活力

坚持改革活区、开放兴区,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深做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事项全程网办”“码上服务。深化东昱建投改革,着力打造城市综合运营商。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扎实开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鼓励引导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发达地区开展园区共建、产业协作、经贸合作等,全力打造淮北北向发展开放门户。聚焦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主导产业,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行业龙头合作。提升企业对外贸易能力,加快形成以机械装备为先导、以生活家居用品为支撑、以新材料产品为潜力的外贸进出口格局。

(五)坚持惠民利民,推动民生福祉新改善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创新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科学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加快新增学校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段学位9000余个,进一步提升教育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运用,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健康杜集建设。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益化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我们坚信,经过全区人民的顽强拼搏、团结奋斗,十四五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开好局起好步,扎实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我们要着眼五年、立足当前,迎难而上、扎实苦干,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制造智造城镇城市田园游园、干部想干会干四大转变,加快打造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区、新兴产业转移承接区、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毗邻友好共建合作区、五治融合共享幸福区,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全面开启更高水平新阶段美好杜集建设新征程。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稳中求进、进中向好,以更实举措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实施高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等领域重点项目109个,计划完成投资117亿元,其中市级重点调度项目97个。全过程、店小二式做好项目服务,持续推进淮徐快速通道、博纳机电等31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龙溪屯街、华智药业等14个项目投入运营,年产2万吨大曲酒酿造提质增效项目、年产260万吨水泥绿色智能示范线项目、蔡王庄搬迁等10个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推动金岩高岭土高值化资源综合利用、北华玻璃等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大做强产业集聚平台深入推进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举全区之力推动二次创业,提高园区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投入资金7.2亿元,建设人才公寓等基础设施,全面提速产城融合。加快推进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确保创新产业园二期今年6月底前投入使用。探索采取托管园、园中园等方式,创新构建利益分享、成本分担等合作机制。强力推动雨鑫木业、金鹏智能门窗、杰豹空压机制造等项目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鼓励和支持开发区在法治框架内敢闯敢试、善作善成,营造推进新阶段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定不移狠抓招商引资。聚焦重点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完善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推进以商招商、链式招商、基金招商。推动上海领科汇智科技、浙江图伟制动器等12个在谈项目尽快签约,深化上海英飞风机、江苏嘉轩智能电机、浙江华联药机等26个项目招商洽谈。高效推进科创产业园建设,紧盯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招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规模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规模项目5个,完成招商引资规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大力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及时解决项目在推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和投产率。

(二)突出产业兴区、工业强区,以更快步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扶持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挥华智生物制药等重点企业优势,积极对接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科技信息和生物医药板块,全面承接京沪苏浙粤等地生物医药企业产业转移和技术合作。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中冶淮海、紫朔环保等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抓好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抢占发展智高点,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发挥智慧电商产业园优势,积极发展电商经济、平台经济,引导传统工贸企业应用互联网+”,开展特色产品网上展示展销,努力实现网络零售额1.3亿元,培育电商销售1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全区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发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协同淮海实业对接郑煤机集团,提升安徽矿机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支持山河矿装、福本机械、龙太电气等企业做大做强,更好承接装备制造产业转移。延伸纺织服装产业链,以宏大特纺、国诚纺织等企业为依托,高质量发展医用防护产业。引领海螺水泥、中冶淮海等建材企业向循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坚持抓大、扶小、培优、育新相结合,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以上。重点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4个,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2%以上。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繁荣活跃夜间消费市场,倾力打造以吾悦广场海上海主题商业街、龙溪奥莱广场等为代表的特色商业街区。促进商旅文体跨界融合,加快淮北欢乐世界三期水上乐园建设,积极创建南山4A级景区,全力打造东山文化旅游产业带。依托淮海现代物流、杭淮惠龙物流园等,多管齐下打通堵点,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加强新建、改造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办好第七届段园葡萄采摘节。深度挖掘南山村、梧桐谷等文化资源内涵,力争将汉文化、犁下藏刘邦、高山流水遇知音等文化记忆转化为互动体验式、可视性成果。

(三)突出动能转换、活力激发,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创新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服务窗口。深化全省一单建设,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全流程基础性作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创新融资模式,推动东昱建投集团主体信用评级达2A标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构建政府预算、部门预算、政策项目全方位的绩效管理格局。完善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区管校聘,试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探索集团化办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覆盖更多监管领域。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两卡制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布局,用好用足国家发改委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政策,更高水平推进园区开放合作,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加快实施内外互联互通路网建设,开工建设淮徐快速通道,同步推动淮北至徐州观音机场快速通道等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加大与闵行区七宝镇、徐州市铜山区、扬州市广陵经济开发区等地对接合作,深入交流结对共建。全力打造段园特色卫星镇,努力扮靓城市北大门。鼓励建联木业、金鑫电动车等外贸企业寻求新的出口途径,保障外贸出口业绩持续增长。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境外电商业务,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强化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30家。深化政产学研对接,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市场化运营。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全力打造长三角煤矿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扎实推进双创平台建设,创建段园省级科技孵化器,推动淮北矿山机电装备省级科技孵化器提档升级,持续加强杜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新增注册商标190件,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

(四)突出产城联动、功能完备,以更优品质打造美丽宜居新城

高起点规划城市。完善科创北城路网,力争改造提升东外环路。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立全域统一、责权清晰、规范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多点联动、成片开发,提速科创北城、东湖商圈、龙山路、朔西湖、开发区、段园等重点片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组团发展。实施滨湖新城240亩旧房改造。加快龙溪奥莱广场、金融服务中心等建设,推动东湖片区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精心打造梧桐康养小镇,引导民间资本建设国内一流康养示范基地。支持段园工业集中区积极承接徐州产业转移,深度融入服务淮海经济区分工协作。

高标准建设城市。再刷淮北理工学院建设新速度,确保首批招生圆满完成,让喜圆自办本科高校梦掷地有声。统筹推进云湖上郡、金鹏中国印等商住项目,进一步满足市民住房改善需求。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控排、控尘、控烧、控煤、控车等措施,确保空气优良率75%以上。实施一批口袋公园、临街绿地,让市民开门见绿、推窗现景。推深做实朔西湖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沉陷区治理样板工程。

高质量经营城市。完善东湖商圈功能配套,丰富教育、商业等资源。全面推行城管进社区服务机制,使城市管理根植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坚持动真碰硬、久久为功,全力争创无违建区。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0%以上,加速高岳、矿山集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建成全区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有序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确保市民出行更便捷、居住更安心。持续开展马路市场、背街小巷、小区飞线等专项整治,抓好智慧交通建设,改造城市破损道路,提升整治老旧小区5个。

(五)突出因地制宜、优先发展,以更高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农业发展质态。统筹抓好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生产保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8.5万吨以上,生猪存栏达12万头。巩固提升高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高策现代农业科技园,加快推进杜集区乡村振兴、新农利合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葡萄、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大力培育润丰黄桃、假日阳光果蔬等淮优农产品,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菜篮子基地。力争农产品加工值突破29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2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龙岱河及支流治理,贯通龙河、岱河与朔西湖连接水系,实现河湖联通,提高闸河防洪排涝能力。继续推进厕所革命,确保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以上。强化农村污水治理,优选专业企业推进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确保村级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65%以上。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实施朔里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足生态修复、土地开发、农民集聚、产业导入,打造全市新样板。新建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4公里、养护提升工程7.5公里,推动公路向周边地区和城市道路延伸衔接、互联互通。

彰显镇村品牌特色。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打造具有杜集特色的乡村群落。赋予特色内涵,提速打造段园葡萄小镇、南山汉文化和长寿养生旅游小镇、朔里康养小镇、梧桐谷,串珠成链、整体打造,实现杜集有美景可赏、有文化可挖、有故事可讲。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充分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资源,打造高品质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3个。推进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稳步降低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率,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六)突出人民至上、共建共享,以更强担当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持常态化防控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高效运转,扎实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举措,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管控,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开发公益性岗位400个。持续推进全民医保,真正让参保人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完善救急难机制,加强困难群体临时救助。

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力争各中心园达到市级一类办园标准。开工建设高岳、龙湖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扎实开展特色教育和特色学校创建,让各类特色教育传承发展、绽放异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建设,确保2021年底前建成使用。全面做实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让杜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解决。筹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南山迷你马拉松等大型文体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工作法,持续深化三无县乡村联建联创联评。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坚持政治建警、科技兴警,完成刑事科学技术室、派出所业务用房改扩建。坚持将警力推向街头巷尾、零距离服务群众,全面完成村(社区)警务室实体化运行。加快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机制化常态化,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杜集建设。持续开展“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力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应急处置能力。优化提升两站一中心建设,确保顺利通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达标验收。争创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区。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配合保障南山国防动员教育训练基地规划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应急保障,以韧性城市建设提升自愈能力。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面向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顽强的斗志直面困难、以拼搏的状态应对挑战,努力把工作干彻底、干到位、干出彩!

(一)坚持对标对表,持之以恒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坚持政府系统作决策从全区大局出发,抓执行从政治高度审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坚持依法守法,坚定不移加强法治建设。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依法秉公用权,认真学习贯彻民法典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与民主党派协商,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一以贯之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持续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坚持创新创造,久久为功加强能力建设。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在复杂形势下谋发展、抓落实的能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化解风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奋发进取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趟出新路推动转型发展。

(四)坚持从严从实,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节用裕民、俭以养德,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更多资金用在基本民生上,用政府的精打细算增添群众的幸福安康。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五)坚持尚廉守廉,驰而不息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牢牢扎紧制度笼子,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让我们在中共杜集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全面开启更高水平新阶段美好杜集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名词解释

 

1六个一防控机制:指每日一调度、每日一排查、每日一提示、每日一督查、每日一通报、每日一报告。

2抗补促推专项行动: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推振兴专项行动。

3“351”“180”政策:“351”指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贫困人口在省内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0.3万元、0.5万元和1.0万元,年度内个人自付合规费用累计超过个人自付封顶额时,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180”指在健康脱贫兜底“351”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患者1年内慢性病自付医药费再按80%给予补偿,推动解决因病返贫问题。

4、四下基层: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5四最试点:指最多投一次、最多跑一地、最多交一回、最后访一回。

6三无县乡村联建联创联评活动:指实现无越级访、无大规模集体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创建目标。

7、省三首产品: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三首产品,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实现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关键基础材料和软件系统等。

8、农村产权制度三变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

9、一网一门一次:指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1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11全省一单建设:指我省统筹谋划和推进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原创责任清单,首创权责清单安徽模式,率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责清单全覆盖。

12、公共卫生两卡制:一卡指服务对象身份认证卡,另一卡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绩效卡。

13、四好农村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4四方责任:在疫情期间,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15、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16“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1”,即1个总体实施方案;“11”,即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的11个专项实施方案;“N”,即根据我省实际在特种设备等11个重点行业领域增加的专项实施方案。

17两站一中心建设:指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