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087762/201901-00074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 2019-01-21
发布机构: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9-01-21
称: 杜集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词:

杜集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1-21 15:57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1月19日在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无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杜集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新时代美好杜集总目标,上下同心,迎难而上,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年度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20.8%。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858元、13306元,增长8%、8.5%。

2018年,困难挑战前所未有,成绩亮点来之不易。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用勤劳、智慧、勇气拼出来、干出来的,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强化预算执行和刚性约束,推进东昱建投集团市场化转型,剥离其政府融资功能。坚持“开前门、堵后门”,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成功获批全市首单棚改专项债券4.8亿元、农村基础设施专项债券3634万元,发行债券额度位居全市第一。申请一般置换债券3.9亿元,政府性债务控制在省定限额以内。同时,加强政府债务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风险总体可控。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发动,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织密扎牢“两不愁三保障”网底,按照“既不养懒汉,也不吊高胃口”要求,充分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148万元实施八项脱贫工程,覆盖困难群众1200户2287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城乡雨污分流、龙河治理、养殖场搬迁等工作,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下沉期间环境问题信访件数量同比下降71.4%,14个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空气质量考核指标PM2.5浓度为54.9微克/立方米,为全市唯一达标县(区)。我们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众志成城夺取抗洪抢险救灾全面胜利。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全区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累计投入救灾资金1700万元,出动抢险3.8万余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2万人,实现零伤亡,使这场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展现了全区上下精诚团结、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敢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破解“煤竭城衰”魔咒。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和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建设,成功获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区,首批中央预算内奖补资金9316万元顺利到位,这是我区直接争取国家层面重大专项资金支持的一次破冰之举,为朔西湖保护与开发利用创造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新机遇。

2018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年来,我们在产业强区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开创了优化升级的产业新局。

工业经济提振实力。严格落实“四督四保”要求,抓在建促投产,抓投产促达效。总投资15亿元、占地1545亩的口子东山产业园酿酒和制曲项目顺利生产,总投资10亿元、占地120亩的相山海螺水泥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项目全面达产,卫家健康、富林化纤等9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世纪京美、华源电气等11个新开工项目投入运营,中冶淮海、华智药业等14个储备项目转化实施。工业用电量1.28亿千瓦时,增长2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技改投资增长25%。安徽矿机、阳光塑业等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速释放新动能。争取省市扶持资金1250万元,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现代商贸迸发活力。恒大御景湾高品质商品房持续热销,淮北欢乐世界全面运营。矿山集千万加新型农超主体竣工,智汇电商产业园运营良好,优胜车服、微趋道网络科技等40余家电商企业签约入驻。杭淮惠龙物流园获批第二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淮海集团公司大物流、大贸易项目顺利入园,卡行天下挂牌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96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900万美元。

特色农业倍增魅力。全面完成农业“两区”划定任务,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5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2.1万亩,粮食总产达6.2万吨。龙山北路观光带、外环路休闲农业带、段园葡萄产业带、高策现代养殖带“四带”齐头并进,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获批国家3A级景区,加快了“大田园”向“大游园”的华丽转身。新增家庭农场28家、农业产业化企业3家,金禾家庭农场获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成果运用,全市首家“信用村”落户双楼。段园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全面推行“劝耕贷”业务,完成银行授信60户,授信资金5500万元,为1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款668万元,有效破解无抵押融资难题。

要素支撑凸显动力。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大力度降融资成本、纾眼前之困,帮助金鑫电动车等24家企业与银行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1.6亿元,协调解决华智药业、北京中科(淮北)产业园等12个重点项目规划、土地等问题76个。完成耕地保有量799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3610公顷任务,实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金额9149万元。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和用地供应量,全年实现供应土地3174亩。坚决守住“农地姓农”这条底线,“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顺利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在招商引资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了融合共进的精彩答卷。

在插柳成荫上求突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政策、腾空间、搭平台,打造淮北(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全面承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产业转移。成功举办杜集·徐州经济合作恳谈会,通域钢构、中清环保、海兰特健康设备、义隆钢构、恒和机械等20余家徐州企业签约或意向落户我区。

在筑巢引凤上求突破。开发区实现“去筹转正”,跻身省级开发区。加快开发区二期建设,完善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吸纳力和承载力。总投资14亿元的标准化厂房完成规划设计和土地征收,山河大道建成通车,开端路开工建设,开发路、纬二路、纬三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届时将新增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山河大道、青春路两侧近1000亩土地征收工作即将完成,扩区建设拉开序幕。开发区雨污管网实现全覆盖,并与市政管网互连互通,解决50余家企业污水排放问题。

在腾笼换鸟上求突破。通过环保、安全、税收等关键要素,建立倒逼机制,全年累计盘活僵尸企业25家,清理低效闲置土地1362亩、厂房27万平方米,为新动能孕育腾出了成长空间。安徽矿机成功收购皓宸机电,二十二冶集团成功收购金海商贸,世纪京美家居成功收购锦昌工贸,通域钢构租赁山河矿装3.7万平方米厂房,溪源环保租赁新起点8200平方米厂房,苏龙挂车顺利进驻皖矿机电,吸引安上环保装备、福本机械等26个项目入驻。

一年来,我们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先行先试,踏响了转型崛起的铿锵足音。

聚焦创新提质增效。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新增安徽省新产品3个,制定行业标准2个。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个,申请发明专利660件,授权发明专利30件。雷鸣科化乳化车间获批省数字化车间,安徽矿机潘际銮院士工作站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登记备案。新申报注册商标330件,同比增长251%。中芬矿机商标实现我市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零的突破。累计为314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40万元。

聚焦改革激发活力。“放管服”改革紧盯获得感,亮出多措并举的组合拳,让营商环境更好、创业心气更足。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5000平方米的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即将完工,全面开展“减证便民”精简材料专项行动,材料精简率达6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私营企业599户,新增个体户1191户。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区管校聘”改革。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中心正式揭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清产核资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稳步推进“三权分置’’‘‘三变”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聚焦平台打造引擎。支持东昱建投集团推动改革创新,做强核心业务,提高综合竞争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售债务融资计划2亿元,首期发售任务顺利完成。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资产并购等方式扶持企业15家,投入扶持资金8880万元,担保贷款总余额3.03亿元,支持66家中小微企业融资,其中“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72亿元,集团内生动力深度激活。高位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薪酬、考核等改革试行方案,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将开发区作为一级财政单独收支核算管理,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有效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一年来,我们在城乡统筹的道路上群策群力,构筑了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城市形象日新月异。坚持规划引领,完成朔西湖片区概念性规划及郊野公园详细规划,动态维护段园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全域旅游规划。设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开启“智慧城管”新模式。总投资50亿元、占地343亩的新城吾悦广场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以龙山北路为引领的东部新商圈初现雏形,将彻底改写杜集自建区以来有区无城的历史。成功盘活星洲国际商住项目。朔西湖环湖步道开工建设,龙山北路、安民路加快建设,紫昱路、建设路即将竣工。新出让绿景庭院、聚圣家园等7宗棚改用地近500亩,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18万套,完成率100.67%。孙谢里、和谐新家园等4个棚改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奖补资金1.38亿元。朔湖佳苑一期具备入住条件,和谐新家园即将交付使用。“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完成协议签订,总长度60公里的雨污分流管网加快实施,地矿融合进一步加强。同时,完成段园片区土地征收1004亩,为城市建设预留未来发展空间。采取第三方测绘和跟踪审计方式,依法征收房屋面积达7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乡村面貌愈发靓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毛场、官庄等4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段园镇获批中国生态魅力镇,双楼村获评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农庄。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行路长制,加快建设区、镇(街道)、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重点实施93公里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为抓手,高效完成6000户改厕任务,切实办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事情,努力做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生态治理卓有成效。持续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和燃煤锅炉整治等专项治理,整治混凝土搅拌站7家,取缔非法石料厂、煤场等40余处,清理规范“散乱污”企业200余家,关停康源金属、安泽材料等污染企业56家。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秋冬季特别管控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高质量完成程蒋山片区、大泉山、滂汪山等2000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借势建成草根公园,让采石造成的痛点变亮点、伤口变窗口,也用“杜集时间”铸就了矿山治理“加速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湖长制,总投资2602万元的龙岱河治理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年来,我们在民生普惠的道路上共建共享,奏出了惠民利民的和谐乐章。

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全年投入资金2.42亿元,有效推动28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22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888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5.9万人次。全面“消灭”农村危房,贫困群众喜圆“安居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0件,援助弱势群体和农民工7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450万元。坚持按病种付费为主,全面推行医保复合型支付方式。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科学组建医疗协同服务体系。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规范提高教师待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荣获2017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优秀等次。投入5000万元高标准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康加油站等项目,南山汉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蝉联2018—2020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举办环南山迷你马拉松、群众文化艺术节和段园葡萄采摘节。积极开展文物抢救性保护,颛孙子张墓一期修复竣工。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会、残疾人、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健康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保密、科协、应急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治理行动,一批信访积案有效化解,信访形势平稳可控。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扎实推进以宪法为重点的“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双楼村获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率先在全市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农村“六型”社区创新实践荣获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成果,杜集区代表我市在全省社区治理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扎实做好文明规范养犬、禁放烟花爆竹工作。成功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5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全天候、无死角加大监测力度,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积极有效。建成全市首个道路运输行业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开渠中学设立全市首家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

一年来,我们在自身建设的道路上从严从实,彰显了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政府系统“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省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大戏《碧水青莲》成功公演。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加强民主协商,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7件,政协委员提案74件,满意率100%。完善区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制度,确保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网站建设和维护,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7万余条,办理“市长信箱”“市长热线”、网上留言和政风行风热线1284条。全面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倡导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政府系统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为杜集发展作出贡献的投资者、建设者和参与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风雨同舟、砥砺前行。历程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深体会到: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才能办好杜集的事情;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赢得信任和支持;唯有多一些“舍我其谁”的担当、少一些“不归我管”的推卸,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才能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赢在转折。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杜集发展成就令人欣慰、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较快增长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矛盾;产业优化升级与创新供给不足、人才支撑不强的矛盾;民生福祉增进与基础设施不到位、公共服务不均衡的矛盾;政府能力建设与改革意识、法治思维不适应新时代的矛盾;少数干部精神懈怠、作风漂浮、脱离群众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纵观全局,发展条件更趋成熟。尽管世界大变局充满风险和挑战,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省委、省政府更加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淮北市纳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海经济区城市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我们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开辟了广阔空间。加之,我区全域城市化加速推进,园区建设、产业集聚初具规模,也为我们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客观分析,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特别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实体经济面临困难增多;受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影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仍然不足;受能源资源约束趋紧影响,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难度增大。这些都将进一步加剧我区在发展中的资金、环境、土地等瓶颈制约,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艰巨的困难。综合研判,发展机遇与困难挑战并存,危中有机,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我们就能赢得发展先机,实现更大跨越;错失良机、消极懈怠,我们就会停滞不前,丧失发展主动权。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坚持辩证思维,化挑战为机遇,变外部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六稳”要求,在“八字方针”上下功夫,坚持发展为上、改革为要、质量为重、生态为先、民生为本,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开创“产城共兴、全域城市”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 %。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区,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上聚力突破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加快安徽矿机、科雷伯格等企业点上机器换人、线上数字化改造、面上智能工厂建设,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深入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挂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高端矿山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纽带作用,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全力做好项目洽谈、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等工作。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以上,新增规模企业8家。不断增强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促进1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突出园区集聚发展不停步。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配套,加快打造“双创”平台,高标准推进科创大厦建设。优化开发区、高铁新区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科创北城。坚持“亩均论英雄”,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园区扶持政策、功能配套、产业配套,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力争实现90%以上“僵尸企业”出清。充分发挥矿山机电装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首批众创空间作用,全面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承载力。加快土地征收进度,快速推进北京中科(淮北)产业园、徐州(淮北)工程机械产业园等新签约项目建设。加快开端路、开发路、纬二路、纬三路建设,同步推进供水、供电和垃圾中转站等工程实施,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突出民营经济帮扶不放松。加快推动开发区商会建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难题,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求,靠前服务,精准施策,助力恒远建材、皖矿机电等民营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推动企业创业兴业、发展壮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严格防止违规举债、严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前提下,发挥小额贷款公司、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帮助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切实做到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

(二)坚定不移加快业态融合,在加快全域城市进程上聚力突破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牢牢把握全域城市发展理念,抢抓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政策机遇,全面推进道路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龙山北路、安民路等项目进度。积极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快推进淮徐快速通道建设。完善全域城市化发展规划、朔西湖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注重效益、可持续发展原则,高标准开发朔西湖片区,打造活力创新、生态优美、多元融合的健康小镇、郊野公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打造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石台高策现代农业基地、段园万亩葡萄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着力打造东部沿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建设“美家美院”公益超市,进一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及农村文明程度。完善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重点扶持假日阳光、佳和农场等规模农业大户,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淼昌农”水产品、“禾瑞”金丝黄菊等农产品新品牌,推广果菜全程绿色防控栽培面积3500亩、农田保护性耕作栽培面积8万亩,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着力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做足文章,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全力推进新城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建设,确保今年11月份建成运营,着力打造我市一站式购物体验新地标。加快兴港商业综合体开发,高标准建设矿山集千万加新型农超,高水平推动菜市场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建成多渠道、多业态的农副产品供应体系。扩大贸易总量,支持建联木业、卫家健康实现出口超1000万美元。加快发展商贸新业态,推进全域电子商务,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力争在园内建设1所保税仓库。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提升行动和示范建设,创立杜集农创客电商品牌。办好第六届段园葡萄采摘节、南山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等特色经济,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完善南山、双楼花海、西域风情园、段园葡萄小镇等景区旅游基础设施。

(三)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在助推区域经济质量上聚力突破

狠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核心要务、第一抓手,从源头上扩总量、提质量。顺应区域产业转移趋势,聚焦“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努力招引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嫁接改造、关联配套,拉长产业链、做强价值链。积极融入科创大走廊建设,抢抓“一站一湖一路”建设机遇,全力打造以龙山北路为轴线的商贸服务产业示范带。坚定不移推进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

狠抓项目见效第一关键。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在抢抓政策机遇、谋划推进项目上突出进度、提高效率。力争乾乾生物科技二期、绿地集团项目开发等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推动华智药业、标准化厂房等一批签约项目尽快开工,确保朔西湖生态环境治理、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等26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力做好口子东山产业园、高策现代农业等落地项目贴心服务,确保项目快推进、早达产、见实效。切实抓好灾后水毁项目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狠抓要素资源第一保障。发挥产业扶持基金引导作用,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体系,探索“基金+基地+产业+项目”合作新模式,畅通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及时兑现上市和直接融资奖励,力争5家企业挂牌四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千方百计挖掘土地潜力,深入开展补充耕地工作。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上聚力突破

以体制改革激发新活力。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大力推行干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促进优势集中、产业集聚、效益集成。认真落实开发区财税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和委托代管改革,激活内生发展动能,切实改善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和发展环境,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继续推进东昱建投集团市场化、实体化改革,深度整合资源,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城建开发、精准投资、公共服务四大板块,试点推行子公司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管理模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平台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壮大集团融资能力,争取直接融资5亿元,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融资3亿元,扶持辖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以重点改革撬动新动能。全面贯彻省市关于机构改革决策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稳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认真做好行政审批权下放、承接和衔接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层级制管理。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引进村镇银行,全面推行“劝耕贷”,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探索城市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协调联动机制,设立城市管理巡回法庭。放大数字化城管平台优势,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以创新改革打造新引擎。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促进政府与民营资本共同参与,实现投资多元化。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产业孵化器,争取引进入孵企业1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组织南山汉文化博物馆申报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努力将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五)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在突出精致秀美品位上聚力突破

在功能完备上下功夫。高标准推进朔西湖保护与开发利用,以朔西湖生态环境修复、环湖步道建设为契机,将颛孙子张、东方朔、刘开渠等名人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全面推进杨河北路、湖西路、安民路建设,加快推进区政务中心、人民医院、客运北站和高级中学北迁工作。全面推行路长制,推动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顺利建成。加快实施公共自行车三期建设,扩大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覆盖面。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过渡工作。

在品质提升上下功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家园。统筹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规划,高标准建设段园葡萄小镇、石台十里香小镇、高岳缤纷小镇。突出品质提升,继续实施徐楼、官庄、祁村3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新增省级森林村庄3个,完成长江防护林封山育林3000亩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岱河景观带建设。投资600万元加快水毁工程建设,切实提升防汛抢险救灾预警能力。投资870万元延伸徐暨、朔里水厂管网,有效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投资560万元疏浚梁坡沟、柳园沟,加快农村水质污染治理。

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完善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职能,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深入开展“两治三改”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全力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压实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职责,新增造林1500亩,高标准实施东部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管理。发挥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辐射作用,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双楼花海、禾瑞农业、龙山北路万亩花海、淮海花博园等项目建设。

(六)坚定不移办好民生实事,在突出共建共治共享上聚力突破

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高质量完成民生工作。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成效,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积极创建特色教育项目和学校,启动智慧校园建设,坚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加快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打造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推进2016—2018年棚改安置项目扫尾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00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000人。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育资助办法,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指引与管理。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六统一”。做好残疾人抢救性康复提标扩面工作。

着力增强群众幸福感。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院管理、收入分配等体制机制,着力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全面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深度融合,开展妇幼优质服务区创建活动。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确保区全民健身中心建成使用。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着力增强群众安全感。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夯实信访基层基础,开展创“三无”促“三不”活动,推动信访事项及时就地解决。深入实施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坚决防范重大事故发生。抓好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平安杜集”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切实发挥“天眼”作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七五”普法,开展“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当有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决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政治担当,建设忠诚履职政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始终同全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强化依法行政,建设民主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着力发展协商民主,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责任落实,建设务实担当政府。执行决策、落实部署,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跟进落实,第一时间取得实效,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弘扬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面前,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奔着问题去,找准问题干。持续加大精文简会力度,让基层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强化执行能力,建设高效服务政府。找准能力短板、本领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习、大培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和治理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强化正风肃纪,建设清正廉洁政府。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细则,不断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督管理,稳妥处置政府债务风险。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标本兼治,巩固巡视整改成果,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杜集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智慧和力量,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努力开创新时代美好杜集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名词解释

1、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指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是对中国创造、民族精品的保护。

2、劝耕贷:指通过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合作的方式,打通金融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后一公里”,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3、“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指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大棚房:指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属违法建设,承租方建蔬菜大棚时,在旁边和内部建设“配套用房”,对外租售。

5、淮海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东连沿海经济带、西襟中原经济区、南接长三角城市群、北临环渤海经济圈。范围涵盖徐州、泰安、开封、淮北等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19个地级城市。

6、僵尸企业: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

7、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指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等有关规定,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间所进行注册的商标,是我国企业在国外申请注册商标的“绿色通道”。

8、互联网+政务服务:指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规范网上服务事项,优化网上服务流程,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创新网上服务模式,全面公开服务信息。

9、商事制度改革:指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原有对公司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硬性规定,取消了经营范围的登记和审批。

10、三权分置: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11、“三变”改革: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12、四好农村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3、农村三大革命:指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4、分级诊疗: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

1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16、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17、八字方针:指“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

18、一站一湖一路:指淮北北站、朔西湖、龙山北路。

19、四基一高一大:指碳基、铝基、硅基、生物基和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

20、两治三改:指治理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改造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

21、两不愁三保障:指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22、八项脱贫工程:指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智力脱贫、社保兜底、生态脱贫、基础建设、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八大工程。

23、两票制: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

24、枫桥经验: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25、“三无”、“三不”:“三无”指无进京赴省访、无异常访、无到市集体访,“三不”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6、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指风险点查找机制、风险研判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防范机制、风险处置机制、风险责任机制。

27、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8、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9、“一网、一门、一次”:指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