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087762/201801-00038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 2018-01-08
发布机构: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8-01-08
称: 杜集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词:

杜集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1-08 00:00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17年12月12日在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杜集区人民政府区长  姜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杜集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美好杜集”总目标,勠力同心,开拓进取,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9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6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亿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0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增长7.5%。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产业体系在聚集发展中不断完善

工业经济日渐稳固。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0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海螺水泥、正雄制衣、花园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口子产业园、上海电气生物质发电、常熟标准件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190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总数达21家;培育省著名商标2件,总数达7件;市知名商标5件,总数达18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2.5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8%。

农业基础日趋夯实。新建4000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投资440万元实施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粮食总产4.6万吨。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建成水果、蔬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14个,金西域生态休闲农业项目成为全省唯一纳入国家首批农业领域PPP项目。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500亩,总数达6.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总数达159家;新增家庭农场9家,总数达121家。段园葡萄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段园葡萄采摘节入选全省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

三产业态日益丰富。智汇电商产业园正式运营,全市首届“双十一”电商大会成功举办,东湖文化乐园即将开园,杭淮惠龙物流园累计入驻物流企业40余家。启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积极创建南山4A级景区,段园葡萄小镇获批3A级景区,双楼花海赏花季、首届高岳农业现代示范区游园季和第二届长寿南山文化旅游季等系列活动精彩连连。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4家,总数达19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900万美元。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矿山集千万加新型农贸超市加快建设,朔里菜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竣工,石台千万加菜市场成为全市首家标准化智慧菜市场。

(二)坚持开放创新,发展动能在承接转移中全面迸发

招商牵引力显著增强。树牢招商引资“生命线”意识,制定招商引资项目支持政策实施细则,开展“招商引资攻坚突破年”活动,成立13个区级招商团、2个驻外招商分局,高位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招商引资工作步入快车道。新城吾悦广场、二十二冶住宅产业化等重大项目顺利签约,高策农业、中大电缆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卫家健康设备一期、皖鑫锌业等新增长源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项目“有高原无高峰”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科学研判项目,深入沟通洽谈,建立健全双向约束机制,实行决策审议票决制,确保真招商、招真商。全年招商引资规模项目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新增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3个。

园区支撑力稳步提升。完善开发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山河大道完成主路面施工,3.29公里污水管网基本建成,双回路供电线路开工建设,供水和燃气管网加快向北延伸。优化园区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成功列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与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众创产业园建设,安徽省高端矿山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并召开第一届年会,山河矿装首台产品结构件成功下线,安徽矿机交叉侧卸式刮板输送机、皖矿机电智能一体化单轨吊车系统入选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全年申请发明专利330件,授权18件。

要素保障力精准有效。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政策,集中开展“三个一百”精准帮联企业专项行动,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及时解决企业在资金融通、成本控制、补贴补助、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争取扶企政策资金5100余万元。深化新型政银担企合作,46家企业获得担保贷款2.7亿元。获批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9470万元。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健全执法监察网格化机制,完成3570公顷基本农田划定,实施1305亩补充耕地、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报批各类建设用地3028亩,整治关闭24家粘土砖厂,预计增加占补平衡指标675亩,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三)坚持重点突破,各项改革在合力攻坚中稳步实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突破。金石矿业、岱河矿业顺利关闭退出,瑞荣金属设备依法拆除,11家直供电企业年节约成本400余万元,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有序推进,林光钻探、科雷伯格等6家企业在四板上市,全年完成直接融资4.6亿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业信贷担保新模式,纳入全省农担集团“劝耕贷”试点,为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授信1500万元。加快农村“三变”改革,童台、大庄等5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动态调整权责清单,保留区级政府权力事项1316项,精简36%。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行政许可,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开展机构编制云平台应用试点,着力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让群众享受更多更便捷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增私营企业368家,个体工商户1597户。

机制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组建东昱建投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权投资、金融服务、商贸旅游、土地治理等多元化市场经营,壮大产业规模,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2.5亿元。创新教师管理体制,启动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区管校聘”工作。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家庭医生签约达2.5万余人。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指标管理联动机制,规范调剂、保障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工作人员,有效破解人才瓶颈。镇(街道)商会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

(四)坚持城乡同治,人居环境在扩容提质中持续优化

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坚持规划引领,成立区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编制杜集经济开发区和高铁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朔里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成功获批。完善基础设施补短板,淮萧客车联络线本月建成运营,杜集进入了高铁时代,龙山北路开工建设,安民路、龙发路和高铁新区4条主干道路加速推进,高铁新区拉开建设框架,迎来大开发、大发展新机遇。推动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管理,下移执法重心,扩大垃圾分类试点,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建成运行。全年依法征收房屋面积115万平方米,龙山北路和新城吾悦广场征地拆迁速度再创历史新高。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冲锋冲刺的拼劲决战决胜文明城市创建,高频开展“行走杜集”等系列活动,投入4750万元实施32项创建惠民工程,为成功实现创城梦贡献了杜集力量。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超额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签订征收补偿协议6155户,争取国开行授信额度19.2亿元。7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快速推进,朔湖佳苑主体封顶,东岳雅苑、孙谢里等加快建设。恒大集团接盘红星美凯龙二期建设,新增高品质商品房面积20万平方米。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段园葡萄小镇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石台十里香小镇进入国家发改委“千企千镇工程”首批培育库。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南山村村庄建设规划,投入2690万元实施建设整治类项目68个,韩楼、北山等5个中心村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南山村、双楼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高标准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工作任务,针对反馈问题,照单全收、立行立改,宇能热电300米内卫生防护距离居民搬迁全面完成,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基本结束,杜集片区污水转输工程和任庄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即将建成运行。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拆除生活燃煤锅炉87台,取缔非法石料加工点18家,秸秆禁烧再次实现零火点,环境空气质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增东部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1565亩,完成造林8700亩,建设森林长廊3.2公里,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河长全覆盖机制,总投资2602万元的龙岱河水生态环境治理开工建设。东湖宜园全面建成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五)坚持改善民生,美好生活在惠民利民中加速构建

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年投入2.3亿元实施29项民生工程,连续两年荣获省绩效奖补。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突出抓好金融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一户一策,全面完成328户、587人脱贫任务。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3万人,累计达2.8万人。全面完成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建成16个农产品和食品检测室,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0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4万人次。

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完善学区一体化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农村偏远地区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龙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强化妇幼健康服务,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举办第六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大型原创戏剧《颛孙子张》成功公演。区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馆评估验收。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档案、卫生、司法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完工。大庄葡萄博物馆获批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天南地北杜集人》编印成册。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应急管理、机关事务、防震减灾、保密、科协、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会和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

社会治理协调共进。深入推进平安杜集建设,开展“守护平安”专项行动,着力构建数字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荣获全省平安县(区)称号。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我区被推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候选单位。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双楼村获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以破产和解方式依法解决星洲国际、金海商贸等遗留问题,取得良好效果。着力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高标准完成党的十九大期间维稳安保任务,实现赴省进京零上访、零登记和零劝返。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百日除患铸安、非法经营成品油、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等行动,农村道路“安全五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修缮小朱庄烈士陵园,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得到新加强。

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抓好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抓实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开展“讲重勇作促”专题警示教育,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做到“五个纯粹”。坚持依法行政,落实重大决策法定程序,推动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2件,政协委员提案69件,政风行风热线、市长热线、区长信箱和网上留言710条,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认真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务督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政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对推动杜集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必须坚持看齐在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做好结合转化文章,着力释放自身发展潜力;必须坚持发展至上,把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作为强区基本方略,在打基础、利长远上下功夫,抓纲带目、纲举目张,加快推进“三大转变”,着力夯实转型发展根基;必须坚持民生为本,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担当有为,把环保督察、文明创建、征地拆迁、安保维稳等重点工作展现出的担当精神发扬光大,持之以恒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奋斗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以及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为杜集发展作出贡献的投资者、建设者和参与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发展质量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仍需整体提升,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仍然面临不少难题,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意识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全面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党的十九大绘制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引领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落实“七大战略”,着力构建“五个强省”;市委市政府按照“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将高铁新区作为全市重点建设的三大载体之一,全面启动朔西湖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特别是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全区经济基础更加厚实,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杜集已经进入厚积薄发、全面转型的新阶段。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铸造了一支想为、敢为、勤为、善为的干事队伍,说到做到、能者善战、善作善成。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阶段性新特征,立足时代发展新实践,顺应美好生活新期待,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厚植发展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按照区委七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以“1321”发展战略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扎实推动“三大转变”,全面开启“二次创业”,奋力开创“六区建设”新局面。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财政总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倾力壮大实体经济。坚持扩量与提质、特色与创新并举,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矢志不渝推进工业强区。按照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要求,加快推动“杜集制造”向“杜集创造”转变。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抓好“三重一创”建设,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90亿元。分行业研究传统产业提升的主攻方向和政策举措,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精品化和服务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区,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实施分类指导,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精准化、责任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他们在振兴工业中的主体、主导作用。

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放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大体系中来思考和谋划,更加重农强农,扎实推动“大田园”向“大游园”转变。加快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提升工程建设,统筹做好项目扶持和基础设施配套,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大“劝耕贷”试点效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体验、健康、文化等有机融合,使其功能叠加、价值附加、收入增加。

千方百计发展现代服务业。补齐短板,培育动能,顺应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趋势,全面做好产业体系的加法和创新发展业态的乘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新城吾悦广场、龙溪水岸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确保东湖文化乐园明年上半年全面开园。依托金鑫电动车、建联木业等外贸企业,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快智汇电商产业园二期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消费、兴旺市场。坚持市场化运作,办好2018第五届段园葡萄采摘节、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届长寿南山文化旅游季活动。

(二)更加注重效率效果,强力抓好项目工作。项目是拉动发展的第一载体,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四督四保”制度,一招不让抓紧抓实项目工作。

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第一要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多向突破,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加以推进。突出精准招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明晰方向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成立产业招商领导小组,由区四大班子领导一对一牵头发展产业,全面掌握产业政策导向、发展趋势、龙头企业和区域分布,切实提升招商引资针对性和成功率。突出招大引强,集中精力、财力、人力,主攻大项目,力争在引进超10亿元的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完善“1+2+X”服务机制,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力争全年招商引资规模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新增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4个。

加快项目推进。紧紧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以5000万元以上项目为重点,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开工建设二十二冶住宅产业化、大鹏药业等29个项目;加快推进常熟标准件、恒大御景湾、高策农业等22个在建项目;力促口子产业园、富林环保等尽快建成投产;谋划储备项目50个以上,力求机器人产业小镇、五征环保装备等项目签约落地,促成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项目库。

强化载体建设。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下大力气提升园区形象,促进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协调。坚持绿色集约、产城融合,实施项目带动,创新园区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公司制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新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开工建设开端路、开创路、开拓路和科创大厦,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继续推进“腾笼换鸟”和僵尸企业出清,充分发挥园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战场作用,切实提升吸引力、培育内生力、厚植创造力。

(三)更加注重难点重点,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问题导向,革故鼎新,继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深化重点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细化实施清单,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开展省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健全土地确权数据库,推进颁证后续工作,强化确权成果利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三医联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推动机制创新。深化东昱建投集团改革,持续壮大实力,健全运营、投资、管理、薪酬等一整套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着力打造投融资功能强大的金融集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个体工商户简易注册登记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区管校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扩大区域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企业抱团出海、挺进海外市场,培育竞争新优势。抓住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发展机遇,对“飞地”段园进行系统规划,科学修编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淮徐快速通道,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等方面合作,等高对接、促进共建,推动整体融合、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探索建好“飞地经济”示范区。

(四)更加注重建管并举,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应发展新趋势,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推动“北部郊区”向“高铁新区”转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坚持规划引领,对接淮北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湖区景观带规划编制,优化空间布局,注重留白、留绿、留旧、留文,彰显“山水相依、水城交融”的生态特色。进一步完善路网,开工建设青年路、龙昌北路、环湖路、站东路,实施开渠路和梧桐北路改造,确保高铁新区紫昱路等4条主干道路明年上半年全面建成通车。依托淮北北站,以龙山北路为轴,启动区政务中心搬迁计划,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产业,辐射带动高铁新区提档升级。

提高规范管理水平。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统筹推进全域文明建设,拓展创建工作深度和广度。扎实推进城管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两治三改”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市容秩序专项整治和病媒生物防控,全面落实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任务。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推进特色镇村建设。继续开展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整合优势资源,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高标准规划建设段园葡萄小镇、高岳缤纷小镇,力争列入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扩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覆盖面,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施官庄、毛场等5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

(五)更加注重保护治理,奋力守护绿色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好三大战役,保护好、治理好、利用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顺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的期待,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继续实施蓝天行动,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建筑扬尘治理,确保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率达100%。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北部污水支管网建设,加快龙岱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段园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工程明年上半年建成运行。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抓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分步实施工作。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打好生态建设保卫战。坚持低成本开发、高品质建设、大手笔运作,突出规划先行,保护和利用并举,科学制定朔西湖开发规划方案,统筹做好水质保护、控违拆违、居民安置、环境营造、服务保障等工作,高标准推进朔西湖开发建设,保护利用好这块宝地,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健康小镇、郊野公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12个园林绿化工程,完成造林8000亩,继续实施东部石质山多目标经营管理,投资400万元建设“智慧林业”。全面提升环评审批、总量减排、环境监测等水平,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打好资源利用持久战。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广装备式住宅等绿色节能建筑。加快程蒋山资源整合,做好矿权出让,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推动上海电气生物质发电尽快投产运行,完成秸秆打捆5000吨、造粒2000吨,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两规”衔接融合,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能耗强度控制制度,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六)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全力增进人民福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完善保障惠民生。贯彻“七有”要求,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造血功能,确保脱贫不返贫。继续改造棚户区3810套(户),不断加快安置房建设。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力争再解决5000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救急难”协调机制,全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发展老龄产业,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40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生命防护工程。

协调发展增民利。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特色化、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切实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启动区人民医院新院选址建设工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养护,改造提升南山汉文化博物馆,力争区全民健身中心和南山公共健身活动中心尽快建成投入使用。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发挥作用,高度重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应急管理、防空防震、机关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推动儿童、档案、保密、地方志和残疾人等事业发展。

维护稳定保民安。深化平安杜集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认真抓好第十届村民委员会、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深化双拥共建,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迈进新时代,当有新作为。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新理念统领政府工作,以忠诚为魂、担当为要、法治为本、廉洁为基,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不忘初心永葆忠诚。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干事创业的灵魂,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遵守《党章》,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统一步调、令行禁止,层层立标杆、处处作示范。

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始终把敢于担当作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能只想他人担当、自己不担当,不能嘴上说担当、遇事不担当,不能合意的就担当、不合意的不担当。加强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八大本领”,做到既有担当的宽肩膀,又有成事的真本领。坚持把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看准的事、定下来的事、干起来的事,舍得下真功夫、花大气力,紧抓不放、一抓到底。要旗帜鲜明地为那些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担当者鼓掌喝彩、撑腰鼓劲。

不留盲区接受监督。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工作准则,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舆情处理回应和政策研习解读,推进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让行政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让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成为政府全体人员的自觉和习惯。

不遗余力从严治政。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底线,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推向深入。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实施细则,持之以恒反对“四风”。织密扎紧“制度笼子”,切实管好公务人员、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加大机关效能和审计监督力度,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踏上新时代使命光荣,实现新发展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杜集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继续前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打造新时代美好杜集而努力奋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