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087762/201707-00094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07-02-01
发布机构: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07-02-01
称: 杜集区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词:

杜集区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7-02-01 00:00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07年1月27日在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杜集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顾 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2年11月第七届区人民政府履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大区向工业大区、乡村向城区、吃饭财政向建设财政跨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杜集区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的四年,是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四年四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争取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益,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4.5亿元,比2002年增长121.4%;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比2002年增长25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60万元,比2002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比2002年增长191.8%;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10元,比2002年增长61.7%;农民人均纯收入3470元,比2002年增长28.3%。全区经济在新的起点上跨上了新的台阶,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四年,是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四年。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企业改制取得重大突破。积极稳妥地对区镇147家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资产近5亿元,化解债务近3亿元,完成了企业改制的历史性任务。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0家,其中产能过亿元的企业达5家。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矿山装备制造、纺织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与煤炭采选、新型建材构成全区工业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格局日益清晰。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出鸭、牛、果、蔬等主导产业,涌现了绿苑公司、秋艳工贸、国申纺织、义勤养鸭、华润牛业等龙头企业。组建了段园葡萄、朔里苹果、高岳蔬菜、朔里禽业等农业合作社,成立了24家农业专业协会,联接龙头、基地、市场和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居于全市先进行列,农业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生产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商业功能进一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以东湖商贸城、孙谢庄农贸等专业市场为雏形的商贸流通新格局。民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围绕全民创业,制定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基金,初步形成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氛围。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全民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利用小额贷款4亿多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区民营(个体)企业已发展到10580家(户),民营企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过去的四年,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园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四年。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区上下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强化目标措施,完善招商机制,多次赴苏、浙、沪和山东等先进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累计利用外资17.8亿元,84家投资超千万元的外地企业入驻我区,为加快发展集聚了动力。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通过财政投入、职工融资、银行贷款、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快杜集经济开发区建设,累计投入1.2亿元,初步完成了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32家企业入驻。2006年园区内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并于9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杭淮工业园区、段园工业园区不断扩张,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工业发展平台。

过去的四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的四年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东外环、北外环、人民路东段全线贯通。借助城市东扩的契机,投资1000万元建成东湖公园;投资1300万元对闸河城区段进行了治理,提高了城市防洪功能;吸引外商投资1.8亿元建设东湖商贸城,已建成6.2万平方米商铺,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煤炭机械投资贸易洽谈会,被中国煤炭协会命名为中国矿业设备博览城。加大了高岳、矿山集地区城市化步伐,城市框架不断扩大。坚持依矿建镇、搬村建镇、开发建镇,加快了朔里、石台、段园小城镇的改造。加强市容监管,加大环卫设施建设投入,坚持矿镇共建,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区容镇貌。

过去的四年,是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杜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四年。认真落实科技工作领导责任制,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顺利实施,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认真落实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土地复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连续保持领先。推行农村医疗综合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区15万群众享受医疗救助。实施社会救助工程,筹集社保资金3200万元,社会化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达到100%,下岗职工、城乡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共投入低保资金3790万元,城乡低保救助面分别达7%和5%,新建、改建5所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由5%提高到20%。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累计投资8950万元,新建乡村硬化道路294公里,村村通率达到80%。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6000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覆盖率达30%。“四五”普法全面落实,获全省“四连冠”,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增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形势稳定。扎实开展村民自治工作,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专项治理,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全面贯彻新的《信访条例》,认真落实区领导接访制度,信访形势稳定。监察、审计、统计、档案、宗教、残疾人事业、民兵预备役建设、老龄、工会、青年和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四年来,全区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加快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今天的杜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活水平提高,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杜集今天的发展变化来之不易!这一切都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拼搏奉献的结果,也是市直各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广大离退休的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杜集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向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政法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抓住加快发展不放松。牢固树立工业强区的理念,不断强化机遇意识、超越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在干事创业中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胆试,埋头干,不张扬,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始终坚持靠发展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都确定并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以重点突破带动了全面发展。

(二)必须以人为本,强区富民,紧紧抓住建设和谐杜集不放松。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实施民生工程,每年都扎扎实实为民办一批好事、实事,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加强平安杜集、文明杜集、和谐杜集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必须地企统筹,共同发展,紧紧抓住加强与驻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不放松。杜集区能有今天的好形势,与驻区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驻区大企业的大力支持、无私帮助是分不开的。多年来,我们在土地征用、村庄搬迁、招商引资、文明创建、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必须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紧紧抓住政府自身建设不放松。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不断加强政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落实廉政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发展步伐还不够快,缺少带动性大项目;园区建设筹资渠道不宽,建设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亟待加强和完善;政府管理仍需加快创新步伐,公务员队伍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等。我们坚信,只要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加快发展,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逐步解决,杜集区将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区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杜集区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特别是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支持能源产业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加大对皖北地区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也为我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资源转化,拉开产业层次,增强综合实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自身条件看,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发展,我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明显增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始形成新的增长点,资源和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民营经济、园区建设等蕴藏的发展潜力开始迸发。加上淮北市区加速东扩,全国煤矿机械设备投资贸易洽谈会年年在我区举办,以及大学城即将在我区落户,为我区未来五年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动力,创造了条件。在这样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我们既失误不得,更懈怠不起,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意识,转变发展的观念,强化发展的措施,鼓足发展的干劲,努力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做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

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大跨越”宏伟目标,主攻工业经济,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谐” 淮北作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财政总收入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紧扣“又好又快发展”主题,以更大的投入,更灵活的方法,提高园区市场化运作水平,增强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打造杜集经济开发区和东湖商贸博览城两个招商引资平台,大力发展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纺织两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杭淮工业园区、段园工业园区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突出特色,构建坚实的“一体两翼”工业发展平台。

(二)坚定不移地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积极推进城市化。抓住我市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的契机,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大力推进高岳“城中村”、矿山集棚户区改造,抓好产业和人口集聚,抓好社会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城区。朔里、石台、段园要充分发挥优势,坚持以产业兴城镇,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和品位。

(三)坚定不移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着力在做大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农民、开辟增收新渠道、构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上实现突破,使全区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大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引导优势产业集中布局,发展规模经济。加快村镇规划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村实现整体联合发展。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统筹地企资源,开展地企共建新农村。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能人干事创业,努力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四)坚定不移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加快建设和谐杜集。进一步抓好农村“水、电、路、医、学”建设,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强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较充分就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加强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决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平安杜集”建设。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深化公共财政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政府法制化进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认真落实政府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描绘新蓝图,迎接新挑战,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启动新规划,实现新目标,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让我们肩负责任,胸怀梦想,脚踏实地,为实现今后五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三、全力推进2007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年,也是贯彻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杜集的关键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增长20.7%;财政总收入1.8亿元,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00万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增长50.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园区建设为主攻点,加快工业强区步伐。一是着力打造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个产业基地。重点做好开发区的规划调整,使开发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三规合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举全区之力,确保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今年要通过多种投融资方式,再投入5000万元,向北扩大3平方公里,增强园区承载力。要突出矿山机械装备制造这一产业,确保全年新引进矿山装备制造产业企业15家以上,提高项目集聚度。杭淮纺织园区产业规模扩大到15万纱锭、1500台织机,把段园工业园区打造成迎接徐州都市圈辐射的“桥头堡”。二是努力构筑东湖商贸城这个贸易平台。继续加大投入,支持东湖商贸城再投入1亿元,建设10万平方米商铺,真正形成规模。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入驻,加强与经济开发区的互动,努力把东湖商贸城打造成为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矿山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交易平台。三是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光上革业、汉鼎铸造、新立机电、鑫龙集团等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地走向招商引资主战场,瞄准一些大企业和大财团,争取合资、合作,实现资本扩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再增加10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大项目、好项目要集中力量抓好组织实施、跟踪服务。

(二)以扩大投资为切入点,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推行产业招商,提升产业结构层次。重组专业招商队伍,重点围绕矿山机械装备、纺织两大主导产业和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进行招商,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借助每年举办的全国煤矿机械装备投资贸易洽谈会契机,做大做强我区矿山装备制造产业。二是推行招大商,提升带动力。要坚持重点客户追踪、重点项目跟进和盯住不放的精神和意志,在引进大项目上狠下功夫,至少引进2个产能过亿、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带动力。三是推行责任招商,提升成功率。按照区委的要求,区几大班子都要至少引进一家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每镇(办)至少引进2家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完成16亿元的任务,并在引进境外资金上实现新突破。

(三)以城市东扩为契机,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一是以道路建设为统领,拉开城区发展大框架。从淮北城市东扩和我区定位出发,加快高岳城区以路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破东岗楼立交桥界限,真正融入市区发展快车道。二是以矿镇共建为重点,提升杜集新形象。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工作力度,抓拆迁、抓开工、抓进度、抓质量,加快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服务业。坚持搬村建镇、依矿建镇、移民建镇,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是以塌陷村庄搬迁为契机,营造城乡新景象。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今年要完成菜园、官庄、沈集、小朱庄等村庄的搬迁任务。

(四)以生产发展为重点,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大力扶持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引进山东六和集团,建设肉鸭加工生产基地,用好世行贷款,促进肉鸭产业化发展。启动民间资本,建设段园葡萄深加工企业,扩大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二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解决民生民计问题。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决看病难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要达到95%以上;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今年建设农村道路128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饮水困难地区基本喝上干净水;解决养老难问题,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低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建立镇(办)行政服务中心,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增强创业就业能力,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5000人以上。三是发挥社会的推动作用,大力实施地企共建新农村。在全力支持驻区大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驻区大企业的优势,地企共建新农村,切实抓好“一镇十村”试点,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搞好新农村的规划和村庄合并工作。抓好7个集居点的规划和建设,扶持培育3—5个新农村典型。扎实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村级考核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五)以全民创业为动力,全面推动民营经济上台阶一要完善创业政策。全面落实激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支持能人率先创业,扶持企业“二次创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把人民群众奔小康的强烈愿望转变成创业致富的巨大动力,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二要解决创业资本。积极筹集全民创业基金,鼓励使用小额贷款,激励人们敢于创业。三要提供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好东湖商贸城平台和众帮创业园的孵化器作用,为人们提供创业舞台。支持能人创办实体,投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的新格局,力争民营(个体)企业数量增长30%,民营经济总量增长40%以上。

(六)以广开税源为支撑,增强支持保障能力。一是坚持依法治税。切实加强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的税收征管,加强协税护税工作,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堵塞漏洞,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坚持科学理财。硬化预算约束,确保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和社保、教育、农业、科技等支出,严格控制“人、车、会、话”等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增长。三是改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银行和企业联席协调制度,努力建立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七)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加快和谐杜集建设。一是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城市低保对象收费减免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加快建设城乡低保体系和失地农民保障体系。二是努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抓好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扎实做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深化国防教育,做好反台独应急作战准备的兵源、物资储备工作。认真做好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管理、残疾人工作,重视发展妇女儿童、老龄等社会事业。三是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依法治区,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政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坚决纠正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中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营造社会安定、百姓安宁的和谐局面。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是我们履行好政府职能、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尤其是目前,我区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的形势,更需要努力建设法治、服务、高效、廉洁政府,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加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提高政府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能力,为市场主体创造环境、搞好服务。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行政执法主体的职权和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切实解决执法不严、效率不高的问题。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努力提高公务员的知识素养、政策水平和行政能力,建设法治政府。

(二)加强为民服务,维护群众利益。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制度和程序,努力使政府的决策合民意、顺民心。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和关注的领域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落实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引咎辞职制、机关工作人员一次投诉查实离岗制等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办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设服务政府。

(三)加强效能建设,推动工作落实。认真开展以“创新促发展、执行看落实”为主题的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解决思想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执行意识,狠抓工作落实。一要有“大协作”的意识。全区上下都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切实强化协调联动,找准上下之间、条块之间的“结合点”和行业之间的“共同点”,凝心聚力求发展。二要有“破难题”的韧劲。今年要对矿山装备制造和纺织两大产业集群、农产品深加工、融资、招大商等问题,由区政府组织镇(办)和区直部门,一个一个地加以破解。三要有“抓具体”的办法。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落实的重点,高标准地开展好每一项工作,高效率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建设高效政府。

(四)加强标本兼治,促进勤政廉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先进典型激励,用典型案件警示,引领全体工作人员增强廉洁勤政意识,努力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制度,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离任经济审计等制度,完善廉政监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倡导厉行节约、艰苦创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事关长远发展的工作上,用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上,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创业的艰辛,更增添了发展的信心;展望未来,我们的使命庄严神圣,任重道远,前景光明。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全区人民一道,开拓创新,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加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