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087762/201506-00015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发布日期: 2015-06-16
发布机构: 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5-06-16
称: 杜集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词:

杜集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6-16 00:00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15年3月26日在杜集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杜集区人民政府区长  徐  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杜集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人民在中共杜集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精致淮北建设总要求,围绕建设美好杜集总目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科学决策,精准发力,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0.2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3.15亿元,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160.2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9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9元,增长11.6%,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困难局面,经济转型步伐加快

突出项目建设。坚持抓开工、促在建、保投产,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9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6个,完成投资43亿元。银龙三佳高铁轨道板、正民钢构、腾马纺织等建成投产,佰思威机电、扬帆液压、企海木业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口子产业园、力诺光伏和秸秆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9亿元,增长17%;实现工业增加值57.9亿元,增长1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总数已达171家。

注重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动研发平台建设,淮北矿山机电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评审,成为皖北唯一一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功孵化企业7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3个,授权发明专利27件。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位居全市前列,安徽矿机入选全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中芬矿机获评全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强化平台支撑。完善杜集经济开发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沿山路竣工通车,供水和燃气管网加快向北延伸,山河大道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启动开发区北部建设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委托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制了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园区已正式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段园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获批,迎宾大道全线建成通车,110千伏皖苏变电站设备安装结束,华润燃气段园综合利用工程建成运营,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优势进一步显现。

(二)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加速推进

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积极争取东部新城和高铁新区道路、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省道202北段改扩建工程主路面竣工通车,矿山集沿梧桐北路、北外环至杜集经济开发区8公里燃气管道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超前规划高铁新区和朔西湖建设,30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高质量完成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先期用地和房屋征收任务,保障了项目如期开工,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着力推动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服务业转型,美星大厦、艾美商城加快建设,大淮海国际城、红星美凯龙招商取得新进展,春昇生态园二期、东山国际酒店开工建设,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单位11家,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4.2亿元,增长7.5%。朔里镇获批新一轮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做精做细现代农业。围绕“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1350万元加快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市唯一园区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动效应日益彰显。“段园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午季小麦亩产突破千斤,粮食总产8.2万吨,实现“十一连丰”。7.3公里龙河治理二期工程全面竣工,12.1公里岱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积极扶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集群,带动更多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和市场流通转化增值,推动农业产业上规模、提档次,全年土地流转6500亩,新增12家专业合作社,双楼蔬菜合作社获批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六和禽业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突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产业支撑等重点,投资6800余万元实施项目40个,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南山村荣获“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全省卫生村”称号,石台镇荣获“2014年度省级卫生创建工作先进镇”称号。投资1100万元改造、维修和管护农村公路,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林地3800亩,绿化荒山4648亩,区内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积极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农村清洁工程目标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加大“三场一站”和“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依法拆除取缔28家煤场和物料堆场,8家沿山采石场全部关停整顿,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全面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三)树牢开放创新理念,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注重以商招商,强化精准招商,加大对外交流和推介力度,重点洽谈了广州碧桂园集团、重庆黔鄂湘集团、金田集团等50余家企业,接待香港富润集团、中国装饰协会、上海国际商会等客商来杜集考察100余批次、300余人次,跟踪对接了阿尔法电梯、永兴机械、大和机床等40余个项目,金达新材料、新起点汽车饰件、金途设备等23个项目已落地建设。全年经市认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新建规模项目18个,引进内资60亿元,利用外资8635万美元。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依托深化改革,创新园区运作模式,全面启动工业园区体制调整工作,完成“1+6”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区级统筹,健全项目预审制、建设限时制和项目开竣工保证金制,完善招商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顺利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扎实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抓好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工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7项,精简23%。石台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3万亩土地测绘工作。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实行社会化管理,城区主干道环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

有效破解瓶颈制约。深入开展“干部帮联企业,打造精良产业”行动,着力搭建政、银、担、企合作平台,徽商银行段园支行开业运营,投入2000万元在全市率先设立企业批量授信风险资金池,注资4840余万元支持安徽盛典和淮北兴隆融资担保公司做大做强,为辖区36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8亿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争取国家开行贷款6.2亿元,解决政府性投资棚户区改造资金难题。复垦验收工矿废弃地1090亩,清理闲置土地581亩,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加强协调,全面实施马庄杆线迁移工程,释放东部发展空间。

(四)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群众福祉持续改善

全力保障民生。扎实办好惠民实事,全年投入3.8亿元实施26项民生工程。段园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建成运营,解决了1.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五保供养等工程建后管养经验在全市推广。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847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5万余人。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95张,总数达到2141张。强化工作调度,破解难题制约,博和家园经济适用房实现交房,白鹭栖园、岱河花园公租房基本竣工,东庄安置房开工建设。积极扩大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30人,城镇新增就业104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发放“老字号”群体生活补助207.8万元。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投入2645万元改善软硬件条件,十一次第三方测评六次全市第一,荣获“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区”称号,石台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繁荣社会事业。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卫生综合目标考核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八年全市第一。文化惠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推动鼓乐文化持续发展,荣获2014—2016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成功举办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暨首届段园葡萄采摘节。注重政策推动,加大服务关怀力度,全面落实“单独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杜集年鉴》(2011—2014年)编纂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征兵体检首次开站,全面完成征兵工作任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围绕“事要解决”,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绩效年”活动,50件信访积案已化解45件,信访维稳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顺利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东湖社区,加强散居户居民社会管理和服务。全面开展“六五”普法,打造“校园第一课”宣传品牌,我区被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强化社区矫正基础保障,荣获“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示范县(区)”称号。构建农民工工资清欠常态化工作机制,解决欠薪问题75起,清欠金额3460万元,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树立“红线”意识,扎实推进“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认真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技术、治超控违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提前完成房庄、吴庄煤矿关闭退出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据第三方评估调查,我区人民群众安全感位居全市第一。

各位代表!我们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继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征求到的167条意见建议列出“问题清单”,逐条逐项落实整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25件和政协委员提案69件,满意度100%。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网站建设和维护,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8万余条,办理“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和网上留言189条,区政府网站荣获“全省优秀政府网站”称号。扎实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坚持“四位一体”,对全区机关及68名重点科室和基层站(所)负责人开展民主考评,政风行风热线工作连续六年获评优秀。修订区政府工作规则,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规范政府决策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重点工程、关键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控公务支出,“三公”经费等支出同比下降6.3%。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的形势严峻复杂,遇到的困难超乎预期。全区上下坚定信心不动摇,在转型中发展、在逆势中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好于预期,十分不易。这是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历届班子不懈努力、久久为功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国家和省、市驻区单位,向所有对杜集发展作出贡献的投资者、建设者和参与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难度加大;辖区内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偏高,一些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调结构转方式的难度较大;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民生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应对工资改革、公车改革和保运转、偿债务的压力巨大;招商引资进入瓶颈期,在建项目体量小、进展慢,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慢、解决得不到位,老百姓还有怨言和不满;少数公职人员工作作风不实、担当意识不强,依法行政水平、工作效能和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对我区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至关重要。我们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受煤炭行业持续不景气的影响,我区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加艰巨,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皖北地区发展,出台了扶持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的“十条新政”;特别是随着我市东进步伐的加快和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符夹线扩能改造、口子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我区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大好机遇。有不足就有潜力,有挑战就有机遇,有压力就有动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科学研判,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以改革开放的新思路、转型升级的新举措,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六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以新视角把脉新常态,以新思路拓展新局面,抓主抓重,精准施策,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主攻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装备制造业转型提升工程,加快矿山机械制造向工程机械和高端机械制造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强机械制造产业与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全国知名机械制造企业的配套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150亿元。重点发展以思苑科技、三星环保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产值94亿元,增长15%。

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用足用活国家、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加快市场主体培育,鼓励大企业做大做强、小企业做专做精,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0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家。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建立工业企业生产预警预测机制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机制,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重点帮扶中芬矿机、康迪纳电力设备、天相电缆等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企业,全面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加强与中科院、中国矿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矿山机电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向高层次发展。加速南山博士工作站功能释放,推进银龙三佳院士工作站建设,拓展产、学、研、用平台。扩大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成果,力争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达到800件和450件。

(二)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抓招商引资扩增量。紧盯三大区域,巩固长三角、拓展珠三角、开辟环渤海,用好用活以商招商、全员招商、驻点招商平台,加强与市内外行业协会、商会的协作交流,突出与央企、知名民企的合作发展,及时捕捉投资动态,主动出击,紧盯不放,持续跟进。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加快引进一批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产生活性服务项目,力争全年引进规模项目18个。

抓项目建设增后劲。坚持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健全完善区级领导联系督查重大项目机制,加快口子产业园、徐州工业小区等43个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和符夹线扩能改造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确保永泰机床、吉祥设备等16个续建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实施分类管理,做好要素保障,切实解决项目土地指标、环境容量、融资和用工等问题。

抓园区提升促集聚。以实施开发区运行机制新模式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提高园区规划和建设水平。促进开发区“二次创业”,科学修订园区总体规划,认真编制园区产业规划,把开发区建设与加快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更好地结合起来,打造杜集经济开发区升级版。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开工建设山河大道,实施迎宾大道绿化和亮化工程,加快供排水、燃气管网建设,全面提高产业承载力,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毫不动摇深化改革释放活力

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区情,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谋划,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审批、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公务用车、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政府性债务监管,将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抓好矿山集省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

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革创新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建立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上级下放的权力要接得住、管得好,做到“有权不可任性”。扶持融资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完善担保风险补偿、分散和处置机制,做实融资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大力实施创业富民提升工程,落实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拓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改革财政支持企业发展模式,重点支持主导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全面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四)抢抓机遇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围绕高铁新区、东部新城区两大组团建设,打通交通节点,加速科教文卫元素融合,做好土地收储和征收,加快产城一体化进程。开工建设学院西路、安民路、龙发路,实施开渠西路道口改造、北部地区污水管网和新湖路安置点配套工程,力促龙山北路、青年路早日开工建设。发挥古城东路、环山东路、方安南路等城市道路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新城区对人口的吸引力。用好用活棚户区改造政策,推动高岳街、双龙公司及滨湖新城五期棚户区改造项目尽快开工。配合做好萧徐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段园融入徐州都市圈步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巩固“三场一站”整治成果,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专项行动”, 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落实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任务,着力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新造林3000亩。统筹推进东湖、朔西湖和闸河、龙河、岱河“两湖三河”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环湖、沿河生态圈,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坚持城乡同治,共建同享,加快环卫一体化进程,加强城市和矿区物业管理,健全完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理顺城管体制,推进法治城管建设,强化城市管理“一盘棋”意识,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作用。积极推进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工程,开展城市周边环境及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二期工程,保障绿色出行。

(五)千方百计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全力打造精品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巩固小麦千斤区创建成果,稳定粮食生产。抓好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引导作用,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重点培育10家家庭农场、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提高水利保障水平。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二期、华泰文苑酒店等品牌商贸项目建设,支持艾美商城、美星大厦加大招商推介力度,积极引进总部经济,打造新型商业业态,聚人气、促发展。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农超对接”,健全农村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激活农村消费。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改建东黎菜市场、纵楼农贸市场,规范袁庄、孙庄等标准化菜市场经营管理,结合高岳街改造规划建设高岳农贸市场。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挖掘开发子张儒家文化、开渠雕塑文化,持续打造南山、大庄等休闲旅游观光目的地,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以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完善双楼、牛眠等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突出兴业富民,强化产业支撑,科学编制产业布局规划,推进“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美好乡村物业管理基金和政府、群众、社会共建共享的推动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六)用心尽力保障民生民计

巩固完善民生工程。继续实施29项民生工程,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将涉及困难群体生活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项目提标10%,扩大新农合大病保险实施范围以及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救治面。加快东庄、圣庄安置房建设,确保白鹭栖园、岱河花园、新湖路等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实施沈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0.7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强化民生工程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和建后管养机制,扩大惠泽民生的效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满意的获得感。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教育信息化和师资队伍管理,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义务教育精细化、职业教育多元化、高中教育特色化、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利益导向政策,建设诚信守法和谐计生。进一步加快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第四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暨第二届段园葡萄采摘节。大力开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工作。认真做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与需求专项调查工作。规划建设区档案馆,力争年内建成使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推进科普、地方志、儿童、老龄等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继续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建立网上信访平台,推进 “阳光信访”,有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良好秩序。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打好“六五”普法收官之战,推进法治杜集建设。深化“阳光村务工程”建设体制改革,强化村(社区)集体“三资”审计监督。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安全。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数字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我们将倍加珍惜凝心聚力的精气神,坚定攻坚克难的自信心,增强争先进位的紧迫感,咬定目标不动摇,只争朝夕不懈怠,不断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决消除权力的寻租空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继续坚持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机制建设,依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务信息。二是坚持创新管理,建设高效政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要深入研究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机制激发新活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项工作,定一件干一件,抓一件成一件,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干劲,抢时间赶进度,抓落实见成效。严格绩效管理,强化政务督查,持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提升行政效率和质量。三是坚持从严要求,建设廉洁政府。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市委二十条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持之以恒反对“四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到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四是坚持勤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区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始终把美好杜集建设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要进一步落实“干部帮联企业,打造精良产业”和领导干部联帮包等工作机制,认真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坚决不做花花哨哨的事,坚决不做急功近利的事,坚决不做劳民伤财的事,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幸福生活源自不懈奋斗,美好未来需要合力创造。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杜集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为圆满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杜集而努力奋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