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郜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杜集转型崛起主力军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杜集经济开发区加快改革创新、集聚发展要素、提升承载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狠抓项目载体,全力以赴打造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主引擎”,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杜集作出积极贡献。
一、着力补齐短板,园区发展保障力不断增强。积极争取各类资金,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20年,开发区抢抓国家专项债机遇,争取23.8亿元用于提升水电路网以及标准化厂房建设等,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72.28万平方米,其中22.28万平方米正在建设,50万平方米将稳步实施。园区基本实现“九通一平”,累计建成园区道路11条,供水管网10.8公里,雨污管网12.7公里,燃气管网2公里(另有11公里正在建设),供热管网正在建设,供电、宽带、通信实现园区全覆盖。
二、加快企业转型,园区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围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快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已具备采煤机、液压支架、浓缩机、浮选机、刮板机、压滤机、振动筛、钻头钻杆等多种门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并拓展至非煤矿山、冶金、化工、环保等多个领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建设了年产260万吨水泥绿色智能示范线、装配式建筑基地、玻璃工程装饰制造、年产40万立方高科技板材等项目,形成了以相山水泥、中冶淮海、北华玻璃、雨佳木业等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中冶淮海荣获“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康迪纳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奖励,淮北中芬获专精特新“小巨人”。
三、坚持招大引强,园区发展驱动力不断增强。坚持把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投入到招商引资工作上来,充分发挥驻台州招商办作用,聚焦园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完善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紧盯重点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创新招商方式,整合各类资源,灵活运用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线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方式,着力提升招商专业化水平,2020年度新签约项目13个,协议投资金额44.98亿元;认定5000万元新增规模项目5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5.0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树牢“亩均论英雄”导向,建立工业用地低效利用的常态化监督和处置机制,盘活闲置资产16家、低效土地855.1亩、闲置厂房16.33万平方米,切实提高土地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
四、深化产城融合,园区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坚持以产城一体为目标,主动融合科创北城和朔西湖规划建设,配套建设商务、居住、娱乐、休闲等设施,实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园区内有4所小学、2处公租房、4处购物市场、2条公交线路。此外,共享单车和物流快递全覆盖;区人民医院搬迁项目正在建设;占地10亩公交首末站正在规划建设。同时,积极申报长三角煤矿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纳入国家“大盘子”,着力打造国家级煤矿装备研发创新中心、服务煤矿装备制造供应链的全链条智慧物流平台和煤矿装备制造业万名人才实训基地。
五、优化营商环境,园区发展吸引力不断增强。动态完善开发区赋权清单,全面落实区域评估要求,加快实施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建立项目建设领导包保机制,完善企业“需求、问题、帮扶”三清单机制,一企一档,精准施策,协助解决企业土地招拍挂、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实际问题。用足用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优惠政策,纵深推进“四送一服”“三比一增”活动,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帮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去年,共走访调研企业500余家次,举办要素对接会10余场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电等问题100余件,获评了全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
感谢您对杜集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B 类 (印章)
联系单位:杜集经济开发区
联系电话:3910879 202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