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陶保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园区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关心支持下,杜集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构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精准招商、抓牢项目建设、引领创新驱动、推动产城融合,园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产业升级稳步加速。一方面,完善主导产业链。坚持“着力引大,以大引小,配套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机械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快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已具备采煤机、液压支架、浓缩机、浮选机、刮板机、压滤机、振动筛、钻头钻杆等多种门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并拓展至非煤矿山、冶金、化工、环保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建设了年产260万吨水泥绿色智能示范线、装配式建筑基地、玻璃工程装饰制造、年产40万立方高科技板材等项目,形成了以相山水泥、中冶淮海、北华玻璃、雨佳木业等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积极支持中冶淮海与国内领先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新技术,拓展新领域,荣获“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二是创新支撑不断增强。充分发挥国家火炬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平台优势,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多个高校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园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省级孵化器(含众创空间)1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安徽省高端矿山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博士)工作站及试验站1个(采矿装备再制造院士工作站), 康迪纳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奖励,淮北中芬获专精特新“小巨人”。
三是产城融合持续深化。坚持将以产城一体为目标,主动融合科创北城和朔西湖规划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商务、居住、娱乐、休闲等设施,实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开发区积极积极争取各类资金,特别是去年抢抓政府专项债机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累计建成园区道路11条,供水管网10.8公里,雨污管网12.7公里,燃气管网2公里(另有11公里正在建设),供热管网正在建设,供电、宽带、通信实现园区全覆盖。园区内有4所小学、2处公租房、4处购物市场、2条公交线路。此外,共享单车和物流快递全覆盖;区人民医院搬迁项目正在建设;占地10亩公交首末站正在规划建设。
四是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芬公司的浓缩机销至沙特、刚果、巴西、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驻台州招商办,与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在安徽省能源局和市发改委的支持下,编制长三角煤矿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规划,借助第十六届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和能源工业博览会平台,召开安徽长三角煤矿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淮北杜集)招商推介会,为构筑淮北市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长三角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积极贡献。
五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事”常抓不懈,充分发挥驻台州招商办作用,聚焦园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完善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灵活运用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线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方式,着力提升招商专业化水平,2020年度新签约项目13个,协议投资金额44.98亿元;认定5000万元新增规模项目5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5.0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采纳提案中的意见建议,准确把握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打好招商引资精准战、创新驱动主动战、产城一体融合战、园区发展总体战,全力以赴打造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主引擎”,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贡献更多力量。
感谢您对杜集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杜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联系电话: 391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