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号: 567519188/201901-00013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 2018-07-04
发布机构: 杜集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生成日期: 2018-07-04
称: 对杜集区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号: 词:

对杜集区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杜集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7-04 16:46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杜开管委〔2018〕10号                     签发人:陈明耀

对杜集区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2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杜集区支部:

您们好,感谢贵单位对杜集经济开发区工作的关心支持。关于“提升园区实力,助力杜集经济发展”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开发区高度重视政协提案,自接到此提案后,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提案办理实施方案,明确提案办理责任人、任务要求和办理期限。责任人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建议提案,准确理解提案内涵,切实把建议提案与园区建设结合起来。

今年以来,开发区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园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转型发展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强力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

一、坚持规划引领。借助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契机,修编了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成功纳入《2018版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面对主导产业发展乏力,开发区科学研判产业发展规律和重要机遇,提出完善开发区产业体系,积极谋划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向工程机械、农业装备、环保设备等方面拓展。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把新材料、新能源列为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除了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外,形成以海螺水泥、花园新材料、金达铝型材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下一步,抓住高铁新区、朔西湖开发机遇,以服务开发区产业需求和生活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完善开发区的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开发区由工业集中区向产城一体的现代工业园区转型。

二、加快基础建设。今年以来,开发区实施了扩容提档升级工程,着力完善道路、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园区吸纳力和承载力。2600米的山河大道建成通车,开端路开工建设,开发路和纬二、纬三路完成规划和图纸设计,扩区建设拉开序幕;建成区5.29公里雨污管网实现了与市政管网互连互通,解决50余家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新建5.5公里的双回路供电线路,保障了企业用电安全;燃气管网已铺设至紫昱路,下一步根据项目入驻情况,继续向北延伸;市供水公司完成对园区原鸿德水厂收购,正对开发区集中供水进行总体鬼狐,继续加大投入,实现供水全覆盖。科创大厦也提上议事日程,正在优化选址。坚持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开发区与高铁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打通开发区与高铁新区直通道路。创新融资模式,区东昱建投集团利用园区基础设施作为融资租赁物,积极开展融资业务,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与市建投集团合作,采取PPP模式,吸引市建投资金1亿元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化厂房。目前,开发区和高铁新区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态势已经拉开,届时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外招商优势将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大招商引资。牢固树立招商引资生命线意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成立6个招商小组,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北上南下,先后赴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在引进投资体量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和大企业下功夫。今年以来,开发区新入园项目10个,其中建成投产5个(北京世纪京美、思尔德机电、瑞金环保、皓博环保、苏龙挂车),在建5个(二十二冶住宅产业化、安上装备、欣束光伏、弘矩工贸、中清环保),目前仍在谈项目7个。北京世纪京美、安上装备科技、思尔德电机、中国二十二冶住宅产业化等一批质量高的项目落户园区,进一步壮大开发区的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引导鼓励企业加大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实施了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电子控制、软件技术、自动化、智能化、节能环保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和工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目前在新一代气动单轨吊车、智能化工厂、远程控制煤矿用液压钻机、远程智能控制大型浓缩机、石墨烯新型涂层材料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皖矿机电智能一体化单轨吊系统、安徽山河EBZ200掘进机、安徽矿机交叉侧卸式刮板输送机等产品入选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院企深入对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安徽山河矿装、安徽机电装备、淮北中矿电子等30家余企业分别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科总院、安徽理工大学、上海煤科院、安徽省机械工程设计院、河海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合作,组建了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安徽省高端矿山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拥有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孵化器各1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省级工程中心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创新平台实现了地域、资源、装备、技术、人才等优势互补,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五、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省、市关于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和小微企业金融知识进园区活动,发放政策解读近百本,解决企业反映的基础设施滞后、项目手续不完善、融资难等问题10余条。定期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调研帮扶,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完善项目手续为重点,推行全程代理制,今年以来,海螺水泥、金达节能、花园新材料等10余个项目办理土地、规划、环评等手续50余件。协调多方利益,解决征地、基建、运输和农民工工资等各类纠纷30余起,为项目顺利建设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针对园区产业工人紧缺,积极与淮北市职业技术学院、市人才市场中心对接,先后为山河矿装、兴华家具等公司招聘技术工人近百名,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六、深化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园区体制改革,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围绕人事制度、财税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已安排区委组织部、人事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立足园区改革创新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目前,初步方案已基本形成。下一步,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改革进度,争取改革实效,努力把杜集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的集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的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区,为加快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和新时代美好杜集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感谢您们对杜集开发区工作的关心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联系电话:3916266

2018年6月14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