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开管委〔2018〕6号 签发人:陈明耀
对杜集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第5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王芳秋、郭吉文等代表:
首先感谢您们对杜集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您们提出的“关于完善杜集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功能”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园区规划。2017年,杜集开发区借助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契机,修编了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成功纳入《2018版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受经济下行和煤炭市场低迷影响,园区主导产业矿山装备制造业发展乏力,造成园区总体经济运行不佳。开发区科学研判产业发展规律和重要机遇,着手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细分产业领域,积极向工程机械、现代农业装备、环保节能设备、军工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方向发展,并把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确定为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除了矿山装备制造产业外,形成以海螺水泥、花园新材料、金达铝型材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在突出开发区工业主导地位的同时,抓住高铁新区、朔西湖开机遇,以服务开发区产业需求和生活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完善开发区的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开发区由工业集中区向产城一体的现代工业园区转型。目前,高铁新区和朔西湖连体开发,建设北部新城区总体规划已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高铁新区已全面启动,以高铁站建设为核心,正加快推进四路建设。朔西湖开发提上议事日程,明确产业定位,发展康养产业,初步规划面积6460亩,建设旅居养老、医疗服务、健康养生3大功能区。届时,开发区、高铁新区和朔西湖康养基地将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局面。
二、加快园区环评建设。杜集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是2011年11月份得到省环保厅批复,当时从主要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的角度,提出要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进行限制和禁止。目前,开发区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在修编过程中,已拓宽了主导产业范围,把新材料、新能源纳入发展范畴。开发区已对接环保部门,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开发区规划环评进行修编调整,目前修编工作正在进行。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园区规划和高铁新区规划基本实现无缝对接。目前开发区和高铁新区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网络化建设,打通开发区与高铁新区的直通道路路。今年以来,开发区实施了扩容提档升级工程,并以道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山河大道建成通车,拉开扩区建设序幕,释放土地约2000余亩;建成区雨水和污水管网与市政管网已完成连接,实现了雨污分流,集中处理;双回路供电线路实施解决了企业用电安全;开端路、开发路和纬二、纬三路已全面启动;标准化厂房进入规划设计阶段,科创大厦正进行优化选址,建规划的科创大厦除了管委会办公外,内设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写字楼,金融邮政、中介服务以及餐饮宾馆、娱乐休闲等,为园区企业提供生产、生活等服务。届时,园区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联系电话:3916266
2018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