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生态环境分局 > 行政权力运行 > 行政权力运行结果 > 行政许可
号: F10979581/202309-00003 信息分类: 行政许可
内容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日期: 2023-09-05
发布机构: 杜集区生态环境分局 生成日期: 2023-09-05
称: 关于淮北同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淮北市杜集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汉西西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号: 词:

关于淮北同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淮北市杜集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汉西西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来源:杜集区生态环境分局 发布时间:2023-09-05 15:13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杜环行〔2023〕29号

 

 

关于淮北同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淮北市杜集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汉西西路建设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淮北同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你单位报送的《淮北市杜集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汉西西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申请审批的报告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报告表》结论。淮北市杜集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汉西西路建设工程项目,西起现状萧县东外环,东至现状迎宾大道,项目占地85826.8平方米,路线全长2145.67米,设计时速60km/h,道路红线宽40m,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本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和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管线综合、照明工程及附属工程等。本项目已经杜集区发改委批复(杜发改许可〔2021〕76号),备案代码:2302-340602-04-01-375559。项目总投资12186.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2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9%。项目选址段园镇总体规划。

二、本项目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各种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在受理与批前公示期内未收到公众对该项目建设的反对意见。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按报告表中位置、内容、规模、工艺及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可行。

三、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段,施工车辆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机械施工作业时必须采取临时护围隔声措施,防止施工作业机械噪声扰民。对运营期超标的声环境敏感目标采取声屏障、隔声窗等措施,避免噪声污染扰民。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强化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扬尘控制措施,施工材料应遮盖围挡、增强运输车辆的封闭性,施工道路和施工场所定期洒水;石灰消解粉尘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设置密闭的石灰消解场地;沥青混凝土摊铺采用全封闭沥青摊铺;保证沥青烟气边界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运营期加强道路绿化、交通管理,对路面进行定期养护、清扫,减少扬尘。

(三)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原则同意《报告表》提出的污水处理方案。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沿线居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段园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道路洒水抑尘;桥梁施工时采用雨布、防落物网、泥浆沉淀池等措施,防止施工泥浆污染水体。运营期道路全线具备完善的雨污排水系统,雨水进入雨水管网,沿途污水进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段园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至解放河。

(四)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弃物。施工期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建筑垃圾等弃方应及时清运并妥善处理。

(五)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工作。优化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弃渣量,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防护措施,注意植被绿化,改善和恢复生态景观。

四、建设单位须切实履行全过程的环评信息公开机制,项目审批后要做到开工前、施工过程、项目建成后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等各项信息的公开。

五、工程建设中应同步进行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环保投资纳入工程投资概算,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工程竣工后,须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正式运营。

六、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及时向我局报告,并重新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待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六、请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段园镇环保站负责本项目“三同时”的日常监管工作。

 

 

 

 

2023年9月6日

 

 

 

抄: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段园镇环保站。

淮杜环行 【2023】29号汉西西路项目批复.doc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