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及重点民生领域 > 基本医疗卫生 > 卫生监督
号: 003088108/202307-00053 信息分类: 卫生监督
内容分类: 卫生、体育,人口、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发布日期: 2023-07-21
发布机构: 杜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生成日期: 2023-07-21
称: 【全市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工作情况和全市卫生计生案件查处情况】卫生监督上半年工作总结
号: 词:

【全市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工作情况和全市卫生计生案件查处情况】卫生监督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杜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7-21 16:31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3年上半年,在市卫生健康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卫生健康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双随机检查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卫生健康执法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能力建设,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强化稽查促规范。针对重点工作完成进度、双随机推进情况、案件办理情况纳入卫生监督稽查,通过现场询问、调查走访等形式,对执法职能履行、执法质量、执法人员风纪等情况进行调查,认真查找问题,督促落实整改。上半年开展了1次层级稽查和内部稽查。二是强化外宣促形象。上半年,在各级各类媒体累计宣传报道70次。其中,《健康报》报道1次、省所2篇、市政府简报1篇等。三是强化培训促提升。举办了2期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培训,举办了1期放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行政管理相对人培训。四是强化案卷评查促质量。着力提高案卷质量,今年上半年对2022年已结案的行政处罚卷宗开展案例评查,通过科室自评、全员互评、组织人员评查,严把关提高案卷质量。严格落实案件办理程序,不断完善执法案件办理的内部运行程序,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的制作、归档和保存。

(二)重拳出击,全面履行监督执法职责。

一是严格程序,提高办案质量。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实行查办分离,创新重大案件三级案审制度,支队班子合议审查、委机关案审会审查、委主任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三级审查流程,从而确保了依法办案和案件办理的公开、公平、公正。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48件,结案20件,罚没金额近60余万元。二是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查工作。国家下达我市“双随机”任务538家,目前已监督完成273家,监督完成率50.74%,行政处罚7家,责令整改248家,责令整改率90.84%,任务完成222家,任务完成率41.26%。三是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整治。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检查296户次,其中:市管医疗机构检查79户次、基层医疗机构217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1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件。不良执业行为记分190次,其中医疗机构记分148次、医务人员记分42次。四是开展新冠感染疫情信息报告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新冠感染疫情信息报告监督检查95户次,其中:市管医疗机构检查19户次、基层医疗机构72户次、疾控机构4户次。对存在问题的34家医疗机构要求责令整改,对26家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给予记分。五是开展放射卫生专项检查。检查放射诊疗单位34家,下发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11家,立案1件。六是开展中医监督执法检查工作。开展中医监督执法检查8户次,其中:市管医疗机构3次,基层医疗机构5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份。七是开展水质监管检测工作。2023年计划完成242份农饮水水样检测任务。目前,已开展市政供水采样检测22份,开展农饮水采样监测96份。八是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督导工作。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检查13家,针对存在的问题下达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并对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九是开展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受理各类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29家,审核通过18家,未通过11家。十是开展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监督执法工作。共计对30家用人单位开展了监督检查,涉及煤矿、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火力发电等重点行业。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0份责令整改。

(三)创新监管模式,构建医废智慧监管平台。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医疗废物常态化监督管理,2021年3月开始,淮北市卫生健康委启动医废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和应用。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互联网技术解决卫监的难题,采用医废物联网管理系统,将医院的医废管理全面自动化、智能化,将极大的降低医废监管的管理成本,同时实现高效的管理效果。通过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每一袋医疗废物提供唯一“身份标识”,实现从产生、收集、转运、贮存到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将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纳入管理,在线实时监测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和处置情况,对超时、超量点及时预警,解决监管不细、不及时的问题,减轻监管人员的工作量。

目前,我市已有35家医疗机构上线运行该智慧监管平台,其余医疗机构正在建设之中。通过该平台,能够实现医废超时等预警处理,实现精准化监督。截至目前,该平台在线统计产生医疗废物417755包,重量1532215.35千克,其中:感染性废物占比91.35%,损伤性占比7.08%,病理性包括胎盘占比0.77%,药物性废物占0.26%。平台自运行以来发出预警信息642条,其中:入库超时71条、出库超时571条,各医疗机构收到预警信息后及时处置医疗废物,推进了卫生监督的非现场执法。

二、职业健康工作

一、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依托,以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与职工权益、事故隐患举报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政策法规咨询等为活动内容,营造依法守法、关注职业卫生的社会氛围,持续扩大职业病宣传周活动影响力,为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指导单位组织劳动者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共培训劳动者82000余人,发放职业病防治宣传材料68000余份,在社区、厂区明显位置悬挂横幅、标语500条,张贴发放宣传画900张。通过本次宣传周的活动,有力促进了企业和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程度,但综合分析我市职业卫生防治情况,职业卫生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宣传周为契机,继续加大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宣传引导,扩大职业病防治的宣传范围,进一步树立企业的职业卫生责任意识,以逐步提高我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逐渐改善职业工人劳动条件,切实保护好劳动者健康权益。

二、尘肺病康复站建设工作

在全市建设8个尘肺病康复站试点,遵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每个康复站至少配备1名全科医师、1名康复理疗医师、1名全科护士。人员培训采取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培训、短期进修学习和相关技能自主培训的办法,所有技术人员经过尘肺病防治知识等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现已有十余名名医师参加省级培训1次,各康复站再组织全科人员外出短期学习1次,自主岗前培训2次,包括制度、职责、工作流程、操作安全、设备维护、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培训。

截至目前,本省份康复站(点)辖区有尘肺病患者2757人,累计参与康复患者 563 人,累计康复服务2222人次,满意率96 %。

三、健康企业”建设工作落实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全国爱卫办等7部门《关于推进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全爱卫办发〔2019〕3号)和《安徽省健康企业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全市健康企业建设,我市印发了《淮北市健康企业建设实施方案》,健全工作领导机制,成立健康企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卫健委主任刘文远任组长。从市人民医院、市职业病防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专家成立技术专家组,为此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省、市文件要求,经过申报、县级审核、市级认定、公示等程序,安徽曦强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验收评分达标,获得市级“健康企业”称号,其中淮北选煤厂和安徽曦强乳液获得“省级健康企业”称号。

结合“健康企业建设”工作,全市各用人单位积极加强健康管理,改善劳动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技能知识竞赛等活动,培育发掘了一批“职业健康达人”,有效提高了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我市共评选出县级“健康达人”54人,市级“健康达人”10人。

四、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项治理工作

为巩固和深化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及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治理成果,大力推进“十四五”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推进实施“健康淮北”,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我市日前印发了《淮北市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截至目前,我市重点治理未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的治理企业73家,完成治理17家,并结合我市深化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推动矿山、冶金、化工行业领域企业率先完成治理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医疗卫生健康执法工作。继续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整治医疗美容乱象为重点的医疗监督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大案要案查处。

(二)规范卫生健康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违法有追究”的执法责任体系,继续推动卫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完善卫生监督业务、执法、稽查和管理规范,全面开展卫生监督稽查工作,不断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三)持续加强卫生执法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招录工作,引进公共卫生等优秀人才从事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实施卫生执法人才分类培训,对新进人员、业务骨干人员分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执法能力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