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杜集区乡村振兴局) > 乡村振兴(精准脱贫)
号: 003088028/202402-00012 信息分类: 乡村振兴(精准脱贫)
内容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日期: 2024-02-29
发布机构: 杜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杜集区乡村振兴局) 生成日期: 2024-02-29
称: 2023年乡村振兴方面工作总结
号: 词:

2023年乡村振兴方面工作总结

来源:杜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杜集区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4-02-29 16:25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发挥部门职能,确保粮食安全。

全区夏粮总产量5.83万吨,比上年增加54.18吨。秋粮玉米单产548公斤较上年单产增加68公斤。

1.提升粮食生产发展支撑能力。一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支撑。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落实了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对4.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2.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万亩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1.58万亩深翻整地。二是强化科技支撑。2023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三是强化政策支撑。认真落实省市区财政奖补政策。发放粮食生产补贴991.8139万元。

2.认真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结合粮食全程绿色防控活动,认真抓好大田示范。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的示范片,制定了全生育期示范规程和配方施肥方案。树立典型,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引导农民主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肥。落实主要作物施肥指标定额,实施多种肥料相结合施用配方肥。2023年,我区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实施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完成2023年三普工作采样任务。

3.发展智慧农业,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发展智慧监管,2023年对10台农机深翻作业、27架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实现了在线过程监测和动态管理。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区耕地流转种植粮食面积1.89万亩。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近2.0万亩次,服务粮食作物面积27.8万亩(次)。

4.发挥科技强农作用。返青、拔节灌浆,施肥、浇水、一喷三防跟得紧。区镇街道农技人员330人次进村入户、下沉一线,指导促进11.5万亩小麦苗情快速转化升级。动手快、广覆盖,累计实施防治面积27.41万亩次,小麦病粒占比在0.05%以下,全力以赴提质增量,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60%。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年组织指导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面积30.9万亩次,发放技术资料0.32万份,测报病虫害27种,做到了大灾发生不成灾,中灾发生不减产,大灾不发生的目标。印发小麦赤霉病、玉米草贪防控技术明白纸。强力抓好小麦赤霉病、玉米草贪防控。完成小麦赤霉病防控社会化飞防服务面积17万亩次以上、玉米草贪防控社会化飞防服务面积1.0万亩次,带动全区年度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面积24.06万亩次、玉米草贪防控面积4万亩次,总体防效达90%以上。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合计131.912万元,共受理申请103份,机具114台,打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1.018万元,农机装备水平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三夏三秋共投入各类农业机械约6000多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36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580多台,配套农机具5000多台。圆满完成小麦抢收任务11.56万亩,小麦机收水平99%以上,完成秋收玉米8.25万亩,机收水平约96%以上。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积极参加省植保总站组织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学好用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普及率达100%。加快绿色发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7年零增长。

建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面积0.5万亩,推广应用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叶面肥+基肥深施、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叶面肥+无人机施肥、葡萄测土配方施肥+水溶肥料+水肥一体化、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水溶肥料+水肥一体化4种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推广模式面积26.4万亩次。开展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全年全区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7.2%。抓好良种推广工作示范推广,落实6.83万亩单品种的优质专用小麦的示范,推动粮食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贯彻《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农药经营指导,开展农药销售用信息监测。化肥农药较同期下降约在1.06%(调查农资经营网点)。开展配方施肥,作物绿色防控。建立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7家,落实了开展三大主粮全程绿色防控行动,落实万亩示范区1个,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绿色防控覆盖率57.6%以上。

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规模种植,建立5000亩以上单一品种种植示范区2个,形成区域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特色。培育0.5万亩以上优质专用小麦规模种植单元2家。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参与优质专用小麦原料基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原料基地建设6.83万亩。整合项目资金70万元,对全区有需要的秋季农田实施深耕作业,总作业面积达1.58万亩。

加强培育和引导,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加强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监管方案。至目前为止,全区总耕地面积12万亩,杜集区土地流转面积为75090,流转率达到60%以上,农户亩均流转收入600-900元左右,其中300亩以上达到27380亩,占总流转面积36.4%,高出年度32%的增长目标。有效盘活农村耕地资源,发挥价值。

2.加强培育辖区示范主体,发挥示范主体引导作用。通过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发挥优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截至目前,杜集区已有7家家庭农场,2家合作社被评定为淮北市示范家庭农场及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家庭农场,3家合作社积极申报省级示范主体;共2家省级龙头企业通过监测,新增2家省级龙头企业;新增3家省级生态农场。

3.组织企业参与农展,拓销路展视野。2023年我区主办第八届淮北市段园镇葡萄节,作为主办方共组织60家经营主体进行杜集区农产品展示展销;在淮北市农民丰收节中,杜集区共组织3家主体参与主会场农产品展示,12家主体参与分会场农产品展销;在合肥市举办的农展中,共组织8家主体参与展览。接下来,为进一步带动主体开阔眼界,将在12月份组织主体参与上海农交会,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4.加大奖励补助力度,助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依据《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扶持政策(暂行)的通知》(淮政办[2021]20号)文件精神,我局积极组织经营主体申报,并认真筛查,经核实,现共有淮北市杜集区乐土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共申报91个项目,区级组织申报共计金额1250万余元,目前已完成区级初审,上报至市级。预计在11月下旬公示结果。

(四)突出保障作用,水利工作

1.通过六个加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区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督察22次,带头履行河湖管理保护第一责任。2023年新建9处非农监测点取水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以及22处计量设施安装服务,确保数据传入安徽省水资源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平台,且保证数据长期稳定监测。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碍洪河道突出问题销号,累计复核完成水利部遥感图斑55处,完成省级销号50处,剩余5处正组织开展论证,预计11月底前全部完成销号任务。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推进改厕和村庄沟塘清理整治,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确保河流水质持续向好。今年以来,累计清理村内沟塘数量175口,清理村内沟渠390千米,完成改厕任务1468户,完成率为100%,我区境内主要行洪河道水质持续稳定在4类水以上指标。创新河湖长制工作机制,杜集区河长办、检察院联合萧县河长办、检察院就跨界联合河长联合检察长工作机制签发了《关于建立杜集区萧县联合河长联合检察长制的通知》文件,进一步增强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力量,开创联合治水的新格局。组织开展朔西湖省级幸福河湖创建工作,目前已通过市级验收。对全区在建和已批复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及验收核查工作,及时下发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意见,推进水土保持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2.依法开展水土保持。加快推进部、省级图斑整改工作。今年以来水利部下发我区疑似违规图斑9处,共涉及10个项目。其中1处为方舱医院,无需认定,认定合规3处,不合规6处,均已发下整改通知,截止目前均已完成销号,销号率达100%;水利厅下发我区疑似违规项目16处,认定合规7处,其余9处中市级立项审批项目3处,区级立项审批项目6处。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查核认定,计划12月底前完成整改销号。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全面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要求,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跟踪检查,加大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情况督促指导和验收核查力度,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通报与整改销号制度。强化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强化水土保持意识。

3.积极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2023年杜集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主要通过利用市政管网、徐暨水厂、梧桐水厂进行管网延伸,对徐暨水厂进行改造提升,改建南山水厂为三级加压站,解决朔里镇、矿山集街道办事处、高岳街道办事处总计10.0817万人农村居民供水问题,项目批复总投资11074.98万元,计划11月底前进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谋划实施杜集区闸河治理工程,对闸河全线19.7km河道开展清淤疏浚、新建防汛道路、拆除老旧涵闸等,项目概算总投资22784万元,目前该方案已经水利厅以皖水规计函【2023516号予以批复,计划20245月底前开工建设。

4.严格落实水旱灾害防御。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能划分,及时更新主要行洪河道防汛责任人及节制闸、穿堤涵闸、排涝站责任人名单,全区3条主要行洪河道,2座节制闸等重要水利工程设施,落实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巡查责任人,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聚焦汛前检查,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加强河湖管理,对河道堵坝、拦河鱼网、垃圾漂浮物等阻水物,开展集中整治。全面部署险工险段排查整改工作,要求镇(街道)重点围绕风险隐患排查、工程度汛措施、预案方案修订情况进行自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防汛隐患台账,严格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部门,限时整改,对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备足抢险物料,落实抢险力量,确保汛期防洪安全。落实重要闸站调试工作,在汛前调试水闸启闭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在汛期水闸正常运行。储备编制袋3万条、皮划艇(冲锋舟)4艘、救生衣200套、应急排涝设施15台套、巡堤查验灯具30盏等防汛抗旱物资,定点足额存放。同时,对防汛物资的储备经常性检查,防止流于形式,为防御水旱灾害打下坚实基础。在汛前对水旱灾害防御通信网络、视频会商、视频监控、水旱情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农村基层防汛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调试、维护,确保监测正常平稳、预警及时有效、汛期防汛会商视频会议正常召开和现场监控信号实时传输稳定等。依托基层监测预警平台对全区3条主要行洪河道水位信息实施实时监测,根据水情变化,及时发布主要行洪河道水位信息。五是进一步强化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坚持度汛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确保汛期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五)加强指导与服务,畜牧水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截止到10月底我区生猪存栏7.1万头、出栏7.1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57万头;牛存栏0.93万头、出栏0.42万头;羊存栏1.32万只、出栏1.16万只;家禽存栏44.92万只、出栏111.44万只。预计全年生猪存栏7.6万头、出栏1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57万头;牛存栏0.93万头、出栏0.58万头;羊存栏1.35万只、出栏1.30万只;家禽存栏56万只、出栏160万只。肉、蛋、奶产量18000吨。1-10月全区水产品产量9362吨,同比增长3.5%,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539吨,同比增长3.51%

1.严格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和强制免疫。全面部署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规模养殖场的程序化免疫和散养户的强制免疫注射工作,做到应免尽免。继续抓好牛羊口蹄疫、猪蓝耳、猪瘟、禽流感、羊小反刍兽疫的强制免疫工作。截止到10月底,已完成秋防任务,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

2.加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实施推广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大力推广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加快推进全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1-10月推广池塘绿色健康养殖5700亩,落实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面积3400亩,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面积80亩;1-10月全区水产品产量9362吨,同比增长3.5%

3.强化畜禽水产品安全监管。开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严格兽药经营及使用环节监管,严禁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禁用及停用兽药。1-10月份共检查兽药经营店25家次,未查出禁用、停用等不合格兽药销售;检查规模养殖场190余家次,未查出禁用、停用等不合格兽药使用现象;检查动物诊疗所8家次,未发现滥用抗菌素及不规范开具处方行为。猪、牛、羊出栏瘦肉精抽检1550余头(只),开展瘦肉精集中抽检排查3次,抽检尿样450 余份,均为阴性。1-10月份办理发放《兽药经营许可证》1本,《水域滩涂养殖证》10本,《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2本,换发动物诊疗许可证2本。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落实生猪入场监督查验、非洲猪瘟自检、宰前瘦肉精抽检、同步屠宰检疫、检疫记录及出场记录等制度。生猪宰前瘦肉精抽检、非洲猪瘟抽检,均为阴性。1-10月病害猪(病害产品)无害化处理 20头(病害产品折合)。严把产品出场关,肉品经检疫合格、肉品质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六)加强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3年,多次召开乡村振兴系统工作调度会、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动员暨培训工作部署会和调度会,并制定《杜集区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集中大排查工作方案》《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文件。4-5月开展为期1个月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共完成排查农户36531131986人,发放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36600余份,帮扶政策明白纸”90余份,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229人,排查整改各方面问题87条,确保了集中排查工作按时高效完成,切实防止出现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10月下旬到1215日开展全区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对全区监测户70186两不愁三保障、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变化情况及家庭成员自然变化情况、三个驻村工作队指标变化情况进行采集,并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数据。

扎实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各类考核反馈的问题及集中排查发现的各类问题,主动认领、逐一对照检查、举一反三,形成问题、措施、责任、时限 四项清单;注重标本兼治、建章立制堵塞问题产生的漏洞,防止问题反弹。省乡村振兴局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给我区4个具体问题;2022年国家考核评估反馈安徽省问题及省自查问题,逐条对照检查自查、举一反三,并结合集中排查发现问题形成的3个方面710个具体问题,7月底前完成了整改任务,并取得实质性成效。1012日,杜集区召开了问题整改回头看部署会议,制定整改工作方案,针对各类考核反馈的问题及自查发现的各类问题,全面复盘检视前期整改情况及成效,在三落实一巩固【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方面,列出问题414个、措施36条;抓紧抓好整改落实,在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促工作、提质效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多次整改但反复出现的老问题、前期没有整改到位的存量问题、反馈和自查的增量问题,有力促进各项衔接政策和帮扶措施落细落地,防止问题反弹,且在11月底完成整改任务。

2023年,全区省级以上媒体刊载乡村振兴类宣传报道共计769篇,其中国家级报刊6篇,国家级网络媒体206篇,行业报刊13篇,省级报刊42篇。

(七)稳步推进乡村改革和治理,为乡村发展不断注新活力。

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一是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以20221231日为登记时间节点,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做到资产无误、归属清晰、产权明确,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经过清查经营性资产合计15777.2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57345.84万元。二是因地制宜探索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路径。带动群众以资金资源入股村集体发展项目,朔里镇官庄村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特色水稻,成立乾升农业专业合作社,首批45户群众以资金和土地入股合作社,为村级增加年收入30万元。村村联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段园镇7个村联合入股350万鑫开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引进徐州伟达机械、江苏飚威电气、徐州淮海消防等一批项目承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涉农项目工程,如开发区纵楼村入股10台无人机到牧农植保服务合作社,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帮助农户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8万亩次136万余元。三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财产权利多种实现形式。积极引导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股份形式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保底收益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通过到集体经济组织打工的劳动收入、土地入股二次分红等收入。如段园镇欧集村农民专业合作社20231月份向94户土地入股社员发放了4.2万元的分红。社员们在平均每亩800元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每亩多领取了200元的分红,另外合作社在农忙时优先雇佣入股社员,增加社员收入,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群众看到好处,尝到甜头,有了盼头,吸引更多群众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今年欧集村有450户农户近1000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里来,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工作。杜集区立足于阳光村务建设,站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高度,抓实抓好22个试点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规范权力运行的动力,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2.农村三资管理。下发《杜集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查核实实施方案》,设计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资源性资产清查登记明细表等11张相关报表分类统计建立台账,并召开会议针对相关表格的填写情况进行逐项解读。经清查2022年底全区林木资产1285930.19元,长期投资31356431.06元,经营性固定资产667208092.9元,非经营性固定资产159639526.5元,非经营性在建工程26454982.33元,待界定资产1867300元。集体土地面积236082.40亩,其中农用地164832.67亩(耕地119248.38亩,园地8174.18亩,林地10286.9亩,草地5.35亩,农田水利设施用地5481.30亩,养殖水面15681.62亩,其它农用地5955.13亩),建设用地57118.3亩(工矿仓储用地7430.81亩,农村宅基地37828.87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687.94亩,交通设施和水利设施用地9102.68亩,其它建设用地68亩),未利用地14139.43亩。二是抓好工作落实。区农水局抽选11个村(社区)查看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相关业务指导,督促镇村对照方案将本次整治有序推进,务必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将工作做细做实。选取6个村对三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效进行督查,对于整改缓慢的村督促加快整改进度,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配合纪委对抽选的6个村的三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规范集体三资运行监管,切实守护好村集体的钱袋子。全面推进村社事务分离、账务分设、资产分管、核算独立,逐步建立产权清晰、科学管理的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机制,邀请第三方专业人员开展全区现场业务培训,对村社分账业务实际操作流程和农村三资监管平台系统的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完成村社分账工作。三是及时公示公开。督促镇村将村集体三资相关内容在安徽省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进行公示公开,接收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今年以来平台接受投诉8起,5起已经办结,3起已经转办,群众满意度100%

3.土地延包试点。成立二轮土地到期后延包30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部门配合,试点工作氛围浓。出台《杜集区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摸清底数,排查问题,扎实做好石台镇的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夯实基础工作,做到环节一个不少,细节一个不丢,步步到位,不走过场。狠抓业务培训,集中组织2期培训班,弄懂弄透相关法律政策,掌握熟悉具体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石台镇7个村居摸底工作已完成,摸底农户722028859.27亩。目前正在对接第三方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坚持民主协商,调动群众智慧,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对于摸排情况,及时汇总,梳理问题2个。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优势,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2个。

4.宅基地审批管理。严格按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实施意见》(皖农合【202038号)文件,执行一户一宅。今年以来,我区制定要求,定期通报农村宅基地录入系统,截至目前全区审批56户宅基地,其中新建24户,面积7.08亩,翻建32户,面积9.48亩。高度重视盘活利用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今年以年来,全区盘活利用宅基地8宗,盘活面积2740平方米,吸纳社会资本近50万元,带动10户农民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2.83万元。妥善化解农村宅基地信访问题。2022年度变更调查无批文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共涉及14块,已解决10块图斑。目前还剩下4块图斑,段园镇3块图斑,矿山集1块图斑待解决。接到新增宅基地信访问题2户,段园1处,石台镇白顶山一处。目前正在积极处理中。

5.高素质农民培育。2023年实际培训190人,完成全部培训目标。其中经营管理型(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带头人)职业农民人员40人,专业生产型(粮食种植)职业农民人员150人。另举办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4个,每班50人,共计200人。开班前,对参训农民进行了严格筛选,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建立《第一堂课制度》、《班主任制度》、《学员考勤制度》、《培训台账管理制度》、《满意测评制度》。采用组织高效、务实管理、农民欢迎的模式。就近就地便利培训,并充分利用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家庭农场等实训基地开展培训。实行农学结合分段培训,按关键环节划分培训阶段、推行综合素养、专业技能、现场培训、实践实操、参观交流、考核测评等模块化教学。紧密结合农时季节组织培训,理论培训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在培训期间共开展街头宣传4次,散发宣传单25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4块、宣传横幅25条、网络报道8篇、淮北日报5篇,典型人物报道2篇;同时利用手机微信、短信、抖音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在培训中我们邀请了淮北市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到培训现场和参训学员进行银企对接活动,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学员详细介绍了农商银行的发展情况、服务优势、产品特色、贷款政策、流程等相关内容;农业银行就农行惠农e贷助力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做了详细解读。

6.秸秆综合利用。2022年我区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为22万亩,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约为13.3万吨、可收集量为11.3万吨。全年秸秆利用量达到了10.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4.7%,其中产业化利用量为7.5万吨,占秸秆利用总量70.1%,超目标任务20.1个百分点。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2022年筛选淮北市陈品养殖有限公司承担今年签约任务,签约金额1000万,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100万,超额完成投资任务。20231110日,我区与淮北草木间农业科技有限公完成项目签约,签约金额1000万元。该项目为生物固化成型燃料生产项目,建设年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农林生产废弃物2.8万吨、生产固化成型燃料2.6万吨以上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线,计划在2024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7.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1万亩,安排在石台镇实施,其中新建0.2万亩,改造提升0.77万亩,新型经营主体改造提升0.03万亩,总投资3249.6万元,项目由阜阳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2757万元。截止目前。涵管桥计划建设43座,已完成43座,完成100.0%;农桥计划建设9座,已完成4座,完成44.4%;节制闸计划建设25座,已完成19座,完成76.0%;清淤沟计划完成36.11Km,已经完成24.15Km,完成66.9%;土壤施肥总量1.0万亩,已经完成1.0万亩,完成100.0%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严把程序关,确保项目全程干净透明。严格落实项目公示、招投标等各项制度,确保招标程序规范严谨。同时,对项目申报、实施、验收过程中需要公开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提高项目实施的透明度。二是严把监督关。严格落实工程监理制,除聘用专业监理外,区级监督与镇村专业人员监督相合的工程监督运行机制,保障工程质量。三是严把成效关,建设高标准农田升级版。坚持宜业+宜居的总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产业发展,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石台镇窦庄村、学田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设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栽植种植防护林,提高林木覆盖率,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新修硬化砼道路,道路四通八达,搭配美丽乡村的实施文化墙宣传工程、垃圾杂物清除及环境整治工程,建成有影响、可推广、能示范的富饶美丽幸福文明新村。

(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2022年度省级和美乡村建设村5个,为跨年度建设,重点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目标,建设内容主要有雨污管网工程、坑塘治理及房前屋后整治、道路提升、村庄绿化等,目前已完成建设,将迎接省市级验收。我区的2个市级和美乡,已经通过市级验收。省市级和美乡村建成后将打造一批乡情浓郁、底蕴丰富、生态宜居、个性独具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完成创建2022年度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8个,并通过市级认定。我区2023年度美丽宜居自然村庄申报15个,区级已通过验收,将于年底完成市级认定工作。多次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会议,制定了《2023年杜集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六清一拆为目标,全方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全区共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2762吨,清理乱搭乱建395户,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8300吨,清理村内沟塘数量475口,清理村内沟渠数量1390公里,清理村内废旧广告牌2932个,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做到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2023年我区改厕任务1468户,已全部完成建设及验收。今年改厕因地制宜,与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模式分为纳管直排式及三格式化粪池两种。

(九)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1.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选优选好48三变改革项目,建立三变改革项目库,整合多项财政资金促进项目发展。截止10月底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852.82万元,50万以上的村24个,其中100万以上的村6个。

2.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加快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建设,2023年以来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1个,皖美农品”3个,省级生态农场3个,数字化工厂1个。皖美新农人1名。积极开展双招双引,截止目前,双招双引绿色食品项目12个,其中:在谈项目5签约项目2开工项目4相龙家具项目已经投产。

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57元,同比增长7.5%,位居淮北市一县三区第二名。预计四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达到19967元,同比增长8.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十)着眼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全区21名区镇(办)监管员、64名村级协管员全部明确到三级、二级、一级监管网格中,做到日常监管工作常态化,重点监管对象全覆盖。全年排查重点监管主体168家,出动监管人员218人次,巡查检查经营主体448家次,发放宣传材料2860余份,印发合理用药明白纸600张,开展各类指导培训25场次,指导培训600余人次,全年没有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23年,全区12个快检室检测样品8000余批次,检测合格率100%,达到了28.6批次/千人,检测数据同步上传省快速检测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发展两品一标农产品,1—10月份,有6家生产经营主体2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全面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大力营造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宣传氛围,使豇豆种植中违法使用蔬菜禁用农药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深入推进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出成效。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2023年共计有131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完成省追溯平台注册,上传各种信息4775条。共有255家农产品生产主体完成微信小程序农安康注册,实现全区全覆盖。顺利通过省第四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复查认定。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要求,建立红榜黑名单制度,提高诚信意识,2023年,共推送18家生产主体为省红榜企业。

同时,做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农村宅基地改革小田变大田农业大托管等工作;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实行政务公开,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和代表、委员反映社情民意、群众诉求答复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强普法教育,有效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及时上报各类信息,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的其他各项工作;人才建设、人口与计生、社会综合治理、工青妇、双拥等其他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