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财政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号: 00308801X/202307-00030 信息分类: 计划总结
内容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税务 发布日期: 2023-07-10
发布机构: 杜集区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3-07-10
称: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号: 词: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杜集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3-07-10 10:35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今年上半年,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目标,扎实组织税收收入,着力做好经济转型、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主动作为,砥砺奋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政保障。

一、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财政收入质量逐步提升。今年上半年以来,财政部门努力克服减税降费政策、新增税源匮乏、非税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切实提质增效,创新财源建设思路,狠抓重点项目税收,始终关注重点税源,及时跟踪分析,确保税收应收尽收。1-5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426万元,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636万元,增收6095万元,增长52.81%。1-6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6605万元,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19836万元,增收7101万元,增长53%,占比54.2%。

(二)财政管理改革稳步推进。持续深化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继续围绕“破基数、促统筹、保重点、提绩效”,优化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切实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及时与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相衔接,确保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根据序时进度及时分配预算指标,督促相关预算单位加快支出进度,着力解决预算拨款不均衡、专项资金滞留的问题。坚持节俭“过紧日子”,各项支出精打细算,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坚持依法理财,严格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

(三)金融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畅通银企合作渠道,创建获得信贷专项工作专班,推动金融机构援企助企,成立助企便民融资服务专班,组织开展“五进”活动,目前已走访7791家企业。通过淮北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517家企业线上授信金额501809.04万元。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政银担担保余额6.29亿元,担保户数572户。创新推广“人才贷”、“园区贷”、“科技贷”等新型贷款业务,发放6667.9万元信用贷款。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开展资本市场等政策宣传。截至5月底,今年3家企业完成四板挂牌,拟股改一家企业。

(四)国资国企高效规范运行。全区行政事业资产纳入监管系统管理,按年度清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摸清资产底数,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为我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打下扎实基础。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与指导,截至3月底东昱建投集团公司总资产191.13亿元,同比增长9.54%;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58.12%;利润总额0.12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有力地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聘用制和考核兑现奖惩制,6月份对东昱建投集团公司拟提职人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逐步建立“员工能进能出、领导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的市场运行机制。《关于东昱建投集团公司2021年度业绩考核有关情况的汇报》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我局将按照会议精神做好落实,及时兑现绩效年薪。

(五)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上半年农业方面累计支出12451万元,同比增加11.69%。上半年全区共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平台发放各类资金3357.49万元,惠及农户2.43万户。稳步推进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投入财政奖补资金380万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生活环境。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扩大涉农领域信贷投放,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区涉农贷款余额155365.48万元。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立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截至5月底,共授信12267户、77175.12万元。定期对接金融机构,累计向官庄村、纵楼村等20家党支部引领合作集体授信4000万元。积极推进“劝耕贷”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劝耕贷”1318万元。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保险,截至5月底,特色保险共计投保40.61万元,区级财政补贴40%。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千方百计增加税收收入。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工作,对重点纳税企业强化全面走访,排查新的税源增长点,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加强对水泥行业、装备制造业、煤炭、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等的监控,及时掌握运营状况,适时做出分析研判;三是加大对新入规企业和新招商引资企业税收服务和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建立台账化管理,确保一次性税源应收尽收;四是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财政政策扶持力度,确保重点招商企业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资金保障;五是统筹保障非税收入,确保资源税、罚没款、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相关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二)切实努力提高支出效率。进一步树牢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基层政府正常运转、各项民生支出“不打折扣”。优先足额保障“三保”支出,着力保障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民生领域的资金需求,持续提高民生支出占比,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三)深入开展财会监督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精神,主动承担起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财经纪律和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作用。将财政工作各领域、范围都纳入财会监督对象,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预防风险和规范管理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央直达资金、乡镇财政资金、惠农补贴资金、财务管理、三公经费管理等方面,改变自查为主方式,提高抽查比例,健全奖惩机制,真正起到财会监督作用。

(四)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畅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渠道,加大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园区贷”“科技贷”“人才贷”“商会贷”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定期前往各镇(街道)、开发区召开银企对接会、政策宣传会。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走访力度,争取走访完辖区内活跃市场主体,切实摸清企业融资难题,并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加强对接帮扶,做到一企一策,提高企业上市挂牌意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五)切实加强国资国企监管。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公开透明运作。持续开展资产信息化管理,整合各项闲置资源。继续强化部门管理职责,深化人大监督、社会监督,使国有资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功能作用。加快完善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化公司治理,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六)加强财政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会监督的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省委“一改两为”工作要求与财政工作有机结合,强化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加强财会监督,规范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杜集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财政保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