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集区经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区域规划
号: 003087789/202103-00029 信息分类: 区域规划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 2021-03-09
发布机构: 杜集区经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成日期: 2021-03-09
称: 杜集区全域城市化进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号: 词:

杜集区全域城市化进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来源:杜集区经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1-03-09 10:25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杜集区人民政府

 

全域城市化是一个地区依据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对地区的全域进行城市化的整体规划,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在全域逐步形成科学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城乡对接与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结构,加快农村社会向以现代城市社会为主的转变过程。现将杜集区全域城市化进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杜集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杜集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美好杜集”总体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国家中小城市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工作,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农业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环境治理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推进我区全域城市化健康发展,根据《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7-2025年)》、《杜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编制了《杜集区全域城市化发展规划(2018-2025年)》。

(一)产城融合筑牢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区,我区结合自身实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稳步发展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设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支撑了工业稳步发展。坚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园区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形成了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杜集经济开发区先后获评“国家火炬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矿山装备制造基地”、“安徽省矿山机械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杭淮产业园获批“安徽省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基地”。朔里镇获批国家重点镇,石台镇获评全国文明镇、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双楼村被评为中国名村,南山村荣获“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二)以人为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将人本理念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探索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并轨机制,积极推进“三权”落实和“五有”并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创业园建设,众帮创业园被认定为安徽省唯一一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获批安徽省首批众创空间项目(安徽省矿山机电众创空间)。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无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模式。

(三)城乡统筹做强城镇化发展载体。结合区情,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山青、水秀、城美”的精美城镇。坚持规划引领,将杜集特有的雕塑文化、子张文化、腰鼓文化、葡萄文化等元素注入城镇规划,高铁新区及8300亩朔西湖已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开发区以总承包(EPC)方式编制产业发展、市政建设等多规合一的发展规划,各镇(街道)正在结合特色小镇建设谋划编制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淮海东路、学院东路、光明南路、东山北路等道路建成通车,中南部五纵四横城市主干路网形成。淮萧客车联络线、符夹线扩能工程即将竣工通车。滨湖新城、龙溪水岸等10余个商住小区陆续建成,保障性住房稳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镇政府驻地及16个中心村完成治理, 2019年已经全部完成所有中心村建设。不断优化环境,持续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和东部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工程,加快森林长廊建设。东湖公园建成开放,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龙岱河治理工程全面竣工。

(四)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深化行政审批改革,非行政许可权力全面取消,权责匹配取得制度性突破。通过全面清权、依法制权和初步公开晒权,基本形成了权力事项、责任事项、追责情形“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加强基层自治能力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社区管理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成立区、镇(街道)两级物业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区、镇(街道)、社区三级物业管理职责,落实“三位一体”的物业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培育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工作,高岳街道及双楼村成为全省第一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大力开展“多城联创”,石台镇被评为省级卫生创建先进镇,矿山集街道办事处被评为全省卫生乡镇,任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双楼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五)多元化融资提高城镇化资金保障能力。创新融资方式,搭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有效盘活国有资产。设立城镇化基金,争取政府债券,有力推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力度,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企业增至2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通过完善落实抵押担保等手续,区融资平台东兴建投不断加大支持地方实体企业力度。

(六)强化产权创新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统领,全面完成土地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开展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双楼村完成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办法,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加大低效用地和闲置资源处置力度,盘活企业资产。

二、杜集区全域城市化主要目标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展望到202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

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综合考虑杜集区全域发展的要求,建设“生态网络化,功能板块化,城镇组团化,绿色宜居城”,形成“一主、两副、多点”的全域城市化空间格局。以高铁新区为主,推进南部副中心和北部副中心建设,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全域各功能板块互动。

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开发集约紧凑,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和开发强度得到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同步。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安全用水得到保障,垃圾、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成为主流,节能减排成果更加巩固。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成要素均衡、功能互补、联动高效的城乡发展格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教育、就业创业、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杜集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等设施进一步达标升级;加快歌剧院、文化主题公园、规划馆、科技馆、游泳馆、全民运动健身中心设施建设;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城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网络有效覆盖;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共建共享。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森林覆盖率达到30.5%,PM2.5浓度2015年下降18%,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

 

 

专栏1  杜集区全域城市化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2017年

2020年目标

2025年目标

一、城镇化水平

1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7.26

60

65

二、基本公共服务

2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覆盖率(%)

100

100

100

3

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

 

95

99

4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90

93

95

5

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90

99

99

三、基础设施

6

自来水普及率(%)

90

100

100

7

城市污水处理率(%)

95

100

100

8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9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

100

四、生态文明

10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

 

≤100

≤100

11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0.44

市下达

市下达

12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20

60

100

13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44

46

50

14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市下达

市下达

 

三、全域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城市发展格局有待优化。长期以来,杜集区城镇化存在有区无城问题,制约了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发展。城、镇、村分布有待优化。城乡区域发展仍需整体提升,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城乡差别还较为明显。

城市动能转换有待加快。以煤炭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业态短期内难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和不确定因素增加,“招大引强”压力加大。

城市转型投入有待加强。杜集区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及相关行业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日益下降,在产业转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方面均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亟需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省市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