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教育局2024年教育发展概况

2025-02-26 11:09作者:政务公开来源:杜集区教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杜集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杜集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线,围绕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工作保障有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一、全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依法治教,规范运行。一是开展法润校园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抓住“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国旗下讲话、法治讲座、开学第一课等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60余场次,配备法治副校长44人。2024年10月9日,市传媒中心报道了杜集区实验小学小记者走进杜集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学法活动。二是加强执法检查,规范办学行为。以5个中心校为片区单位,开展校外隐形变异类学科培训检查200余次。教育督导室牵头开展校园欺凌、诈骗、食品安全等问题督导检查150余次,排查整个问题40多个。三是全力办好人大建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人大建议案2件、政协提案7件,其中重点提案1件。

(二)党建引领,机制推动。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一是开展政治学习不走样。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0次,学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120余次。6月6日,在区百莲百荷“清廉教育”基地开展党委书记上党课活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70余人参加。二是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细化教育系统实施方案,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邀请区纪委专家现场授课,党组织书记、校园长及区教育局机关人员共200人参加。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局党委班子开展研讨交流5人次。三是健全“双培养”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培育青年党员教师骨干20余名。推动实施“青蓝工程”,促进教师梯队衔接有序。3月6日,《安徽日报》安徽新闻网以《青蓝之约薪火传 师徒结对共成长》报道了区第一实验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四是完善“一群一库”建设。“校长职级制”激励校干队伍群,19名校长晋升职级。充实“后备校干库”,更新后备干部库人员208人,其中正校级43人,副校级77人,中层88人。启动校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三)凝心聚力,锐意改革。以实施皖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园)改革。一是抓住扩容契机。根据省、市安排,我区完成绿地21城实验学校与合肥琥珀中学、双龙实验小学与淮北师范大学、第九中学与市西园中学、朔里实验小学与市第三实小进行结对共建工作。二是中学教育扩优提质。落实区深改委2024年度工作要点,实施集团化合作办学改革,成立以树人中学为核心校的杜集区“中学教育联盟”,合作学校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1所。三是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实施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完成小区配建园明志幼儿园移交,由区实验幼儿园办分园。吾悦华府小区配建园由区一幼办分园,移交工作稳步推进。四是挖掘典型案例。《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跻身《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前60。教育评价改革案例省级获奖1个,市级获奖4个。《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12日第9版“区域周刊”予以报道,杜集区教育局案例负责人应邀赴山东参加现场会。

(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一是政策项目积极推进。2024年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成功,新建总面积6129.21平方米开渠中学建设教学楼和食堂项目,当年完成总投资额的80%。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截至目前,龙湖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完成项目投资约93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完成4050万元。三是四项教育惠民工程有序推进。全区托位总数计940个,涉及幼儿园15家,占比达53.5%,已达标。预算资金65万元完成80间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改造。学生资助3696人次,资金达141.105万元。新建朱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教学点1所,完成老年参学人员累计1.67万人,完成新增4000人。

(五)统筹发展,优质均衡。一是教师“无校籍管理”破解师资不均衡难题。暑期完成中小学教师2024年度交流轮岗工作。区域内以五个中心校为片区单位分校核定交流,流出教师122人、流入教师149人,实现师资力量有效配置。二是实现“两个只增不减”刚性目标。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在区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畴,在地方财力持续紧张的状况下教育财政支出仍连续多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刚性目标。三是以五育并举为抓手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武术、戏曲、腰鼓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朔里实验初中戏曲《梨花颂》荣获省级中小学生戏剧专项展演二等奖。现代科技、体育文化活动特色渐显,朱庄实验小学十次蝉联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

(六)夯实阵地,强基固本。一是基层党建组织稳固。中小学校全部建立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架构稳固,有力引导学校发展。2024年5月7日,市级媒体刊发我区第八高级中学《“我身边的好学校”系列报道:党建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二是学校阵地建设稳固。通过营造校园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全区有44所中小学参与创建“清廉学校”,2024年5月10日,《安徽财经网》报道淮北市杜集区段园中心学校开展“建清廉学校·扬清风正气”活动。三是思政教师队伍发展稳固。专兼职思政教师318名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思政首席工作室2个,开展教研活动50余次,全员集中轮训和一级三地两种轮训3期,参训学员累计600余人次,专门组织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研活动5次。

(七)教育教研,抓牢抓实。一是挖潜内驱力。发挥8个首席教师工作室的作用,共开展212节形式多样的研讨会、交流会、观摩会等系列活动。二是提高竞争力。开展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15门学科的优质课评选,选出43名优秀选手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多人获奖。举行全区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和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活动8次。三是增强续航力。开展多维度教研培训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续航能力。跨区域城乡联合教研9次、教学视导5次,专门组织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研6次。组织集中培训2天,2484人参加远程培训。

(八)校园安全,保障有力。一是排查整改,消除隐患。认真开展消防、用电、交通、食品、防欺凌、心理健康等校园安全排查工作。年初,委托第三方淮北电卫保公司对全区学校安全用电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187处隐患登记造册,整改销号。其中淮北市梧南中学、坡里中学、双楼小学存在线路老化安全用电隐患,分别投入28万元、18万元、5万元进行线路改造。二是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今年以来我区学校共进行消防、防震、防溺水等演练共270多场次。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活动,缓解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压力。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辅导活动20余场次。根据“杜集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系统工程”建设规划,开展全区兼职心理健康辅导师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培训300余人次。2024年5月27日,安徽卫视《安徽教育之声》刊发了“杜集区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专题会议暨首届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2024年9月杜集区教育局入选“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课题联合单位。

(九)双向交流,融入发展。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多方位接触,主动融入发达地区教育圈,通过多渠道交流、学习,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利用好近地缘优势,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积极与徐州市教育局对接,谋划与其优质资源学校开展合作共建。与徐州市创新教育学会和淮海经济区教育专业委员会深度合作,培养培训师资队伍,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利用好优质温床,孵化开发杜集师资潜力。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教育局达成战略合作意向。8月,在江苏扬州仪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名师训练营活动,浙江、江苏、上海等五省二市10余位教育专家对全区100多位青年教师进行《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专题培训。2024年5月17日《淮北日报》要闻刊发了“杜集、仪征两地教育部门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活动新闻。三是利用好样板示范点,开展研学互访活动。深度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打造好融长教育样本点学校。4月、10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施彦文及金华市、绍兴市等地共10余位浙派名校长先后到淮海东路学校、区第一实验学校考察交流,双方就文化建设、课程改革、评价改革、梯队培养等现代学校治理之关键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布局,杜集教育进入精耕细作,提质增效新阶段,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全区中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尤其是树人中学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5.25%。

二是推行集团化办学,2024年7月成立了杜集区中学教育联盟,开渠中学、第一实验学校与树人中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推进皖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援助方派出3人管理团队进驻我区受援学校,开展为期3年的结对帮扶工作(合肥琥珀中学教育集团与杜集区绿地学校、省属高校淮师大与双龙实验小学、市西园中学与第九中学校、市实验学校与袁庄实验学校、市三实小与朔里实验小学帮扶合作)。

三是面对大批量教师退休,又没有新招教师计划的情况下,我区立足存量,挖潜师资,保障教育教学需要,暑期进行了大比例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达270余人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