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2023年上半年教育发展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一改两为”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部署,强化教育管理与服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基础。区教育局党委制定了《中共杜集区教育局委员会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指导教育系统加强党的建设。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支部集中定期学、制定计划自主学、督查考试促进学的氛围,上半年局党委集中理论学习6次。组织专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安徽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送的重要文献,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重大决策部署。邀请市委党校廖锋教授举行全区教育系统“举旗帜·送理论”宣讲报告会,系统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党建文化,不断提升党建文化氛围。购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用书4000余本,每名党员人手一册。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组织120多名党员参加全区“举旗帜·送理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组织10余名党总支书记参加全市党支部书记暨党务工作者培训班;5名发展对象参加全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暨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近千名党员干部学习收看《榜样7》等教育节目;各基层党组织依托宣传栏、大屏等宣传阵地,有针对性的宣讲宣传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参加区委宣传部“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活动,报送淮北先锋”微信公众号建党节相关素材老中青党员作品32件。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打造凝心工程。局党委印发了《关于2023年全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的通知》文件,指导开展全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2次。用活党建阵地,各级党组织用好党员活动室,认真开展党员活动,按期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就党的建设进行述职,支部党员认真开展评议。用好 “智慧党建”平台,打造树人“风行”党建品牌,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巩固选树成果。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提升年专项行动,总结提炼推进工作的好方式好方法。三是注重队伍建设,锻造过硬本领。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指示精神, 成立了杜集区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定了《杜集区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2023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目前,我区具有事业法人资格的中小学校中24个已完成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剩余4个计划在2023年底完成。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工作潜移默化植入学校管理等方面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引领教育教学良性发展。开展为2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重温入党誓词、新党员入党宣誓,走访慰问,主题党日,宣传教育等工作。 “七一”前发展党员4名。持续推进民办学校“两个覆盖”,推进民办学校办学章程的修订和落实。
(二)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持续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完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采取集团化办学、学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促进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暑期后将大幅度提高教师交流比例。二是深度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更新完善校干后备库208人,其中正校级43人,副校级77人,中层88人;科学优化校长职级和兑现薪酬评定办法;组织一批优秀校干赴南京、浙江等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拓展了校长视野。三是启动高中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制定了开渠和八中两所高中整合工作方案,把整合后的高中打造成符合高中办学条件的能生存下去并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高中,过渡期间暂保留两个校区,主校区拟设在八中;年招生规模控制在500人;校干团队优化重组,教师实行竞聘上岗,富余教师补充到初中学段任教。
(三)聚焦为民办实事,不断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提升。
00一是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23年义务教育校舍维修工程投资187万元,完成任庄小学室内外线路改造工程。改薄能力提升工程投资638万元,对朱庄实验小学、区实验小学、第九中学等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升级改造和设备添置,目前完成招标等前期工作。学前教育投资145万元对吾悦华府小区幼儿园装修及设备添置,该园15个班规模,可提供450个学位。二是加强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上半年完成投资100万元购置学校信息化设备,学校智慧课堂应用达到100%。申报以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研究市级课题7个,批准立项5个。加强对现代装备的应用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三是继续加快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高岳和龙湖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确保高岳九年一贯制学校秋季开学使用,龙湖学校明年秋季开办。四是持续开展课后服务。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学校“配餐+课后服务+校车”综合配套服务扩面深化,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100%提供课后服务,参加学生20980人,参加率96.76%,参与教师1400人,综合成效明显,解决了在外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深受家长欢迎。五是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中职学校学生资助完成2023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资助资助167人次,资助金额16.7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资助22人次,资助金额3.3万元;免学费资助1063人次,资助金额63.78万元,其中建档卡资助40人次,资助金额2.4万元。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完成2023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资助544人次,资助金额54.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资助96人次,资助14.4万元;普高免学费资助151人次,资助金额8.5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资助96人次,资助金额4.935万元。学前教育资助225人次,资助金额1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资助30人次,资助金额2.25万元。六是开展暖民心行动。落实《安心托幼行动方案》《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和老有所学工作目标。新增公办园学位470个、托位270个。
(四)聚焦安全稳定和谐,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层层分解目标责任,明确安全责任人,把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稳定责任体系。二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学校广播站、宣传标语、板报、专栏、手抄报、校园网等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淮北市东山路学校、淮海东路学校2700多名学生佩戴防溺水“六不”手环,杜集区实验幼儿园制作防溺水儿歌在抖音平台上播放;为切实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全区两万六千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了“防溺水”手抄报比赛,并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制作成八块宣传展板于6月16日在吾悦广场展出。三是强化管理人员培训。健全安全教育全员培训制度,将安全管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必修内容,同时加强对班主任、保安员、食堂和校车从业人员、卫生保健与心理辅导教师、宿管人员等安全培训。四是加强校园应急演练。进行消防、逃生、防溺水等演练共220多场次。五是推动“八五”普法工作。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法》宣传征文比赛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宣传等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依法决策的能力和依法治校的力度,依法维护学校以及教职工、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六是做好教育督导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安徽省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开展每月一次学校常规督导,在督导中发现并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了2022年度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自查和市级复查并获得考核优秀等次,在全市县区专项考核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