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杜集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情况总结
杜集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着力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待遇,层层落实责任,“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0,无因贫辍学学生。
一、主要措施
一是层层强化工作机制,落实政府、学校和相关单位责任。推动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依托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明确将适龄少年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纳入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并作为核心指标,实行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推进各级政府强力抓控辍保学工作。实行控辍保学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二是加强义务教育投入,保障基本办学条件和在校生补助。统筹全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边远农村地区办学条件,让孩子上得好学。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救助和教育资助力度,优先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学生纳入资助范围。
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力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坚持把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向相对薄弱的初中学校倾斜,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改革,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增强课程的综合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中小学校课外阳光体育和艺术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和爱好,有效避免因厌学辍学。
四是关注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问题,实现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关注留守儿童、孤儿等需要特别帮助的群体,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五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紧密师生联系。全区各地积极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现中小学校党组织全覆盖。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载体,密切了师生联系,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
二、存在的困难
流动人口异地就学情况呈增长趋势,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承包土地,形成了许多“人户分离”的现象。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大“控辍保学”统筹力度,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形成“控辍保学”的合力,坚持依法治教,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的认识。积极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各自的法律责任,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重视“控辍保学”工作的氛围。
三是建立起把“控辍保学”的基本制度。建立起“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如“责任督学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并将“控辍保学”工作与区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把“控辍保学”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明确每一个岗位的“控辍保学”的责任,构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