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走进杜集 > 风俗民情

杜集民俗之岁时民俗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杜集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浏览量:发布时间:2015-12-08 09:09 作者: 杜集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

杜集民俗之岁时民俗

       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杜集区旧俗,过春节称“过年”,“年”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入腊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月初八日用小米、花生、粉条、豆腐、馓子、白菜等熬制“腊八粥”,后小米改为大米。“腊八粥”抹在果树上盼望来年果子结得像小米饭那样稠,此俗延传至今。二十三日打糖祭灶,送“灶老爷”上天,乞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腊月二十七、八日家家蒸馍,而且蒸得“吃出正月”、“吃过二月二”,此弊俗已革除。除夕贴春联,打扫卫生良俗依旧,但不再设香案、敬天地神,放“拦门棍”。随着电视的普及,几乎家家吃了团圆饭之后,即围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给孩子压岁钱。零点,家家燃放鞭炮迎接新春,预祝来年一年好运。近市区的城镇居民,也有一些家庭在饭店酒楼预先订桌,除夕夜全家人在饭店团圆看节目。

      农历正月初一,到长辈、邻居、亲戚家拜年风习依旧,但不再跪揖,所带礼品也渐趋时尚、高档、有益健康,相互问候多是工作、学习、就业、收入、身体状况等。拜年大多在初七之前依亲戚的远近和重要程度排序,因“拜年拜到初七八,扯着胳膊往外拉”——家里没菜了。现在虽招待不成问题,但初七各机关都开始上班,农村生活节奏加快,没有了拜年的时间。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灯节,家家忙着揉面蒸灯,灯数多少不等。另蒸“钱龙”、“仓龙”两条龙灯,盼望二龙“驮钱驮粮”。家有老人去世不到三年的,余哀未尽不蒸灯,每户近邻给送去几个。面灯上锅前在侧面捏出记号代表月份,一个记号代表正月,两个记号代表二月,出锅后,哪个灯里水多,就认为哪个月份雨量大;点燃后,哪个灯亮火旺,就认为哪个月运气好。灯点亮后,“照照眼,不害眼”。每个屋里都放一盏,各个角落都照一照,“墙角旮旯都照到,不生蝎子虫子”。面灯点过后就可以吃,两条“龙灯”只能等“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吃。

      儿童在元宵节极为活跃,挑灯笼,放花筒,玩式繁多。近十几年来,儿童的灯笼已由篾扎纸糊变为塑壳灯笼,形状或鲤鱼、或动物、或水果,千姿百态。灯笼内也不用蜡烛,而是装上灯泡,杆上装有电池、开关,既安全又不怕风吹。燃放各式各样的“花筒”、“起花子”,如“蝴蝶花”、“小蜜蜂”、“云雀”、“十珠连环”、“一步登天”、“蛟龙出海”等,五彩缤纷,奇艳无比。

     还有不少农村人或骑摩托,或搭出租车到市里,看市政府安排燃放的礼花焰火。

元宵节这天,出嫁女子不在娘家看灯,说是“看了娘家的灯,死她老公公”,意在约束出嫁女子与婆家人元宵同乐。元宵节的食物,农村多“包角子”,即擀成圆面片包上干菜,做成半月形的食物,趁蒸灯时蒸好食用。近年城乡也有不少人买来汤圆煮食。

     归宁日 农历正月十六日,是娘家接出嫁闺女的日子。“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接妮子。有车的,用车拉,没车的,用驴夹”。现虽无人照办,但青年男女结婚还热衷这个“好日子”。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因近惊蛰节故被称为“龙抬头”的日子。旧俗,农村家家一大早就在自家院子内、外用草木灰围成螺旋形,称“围仓”,中间挖小坑埋进粮食,认为围得越大家里粮食越多。早晨不吃面饭,吃炸开的玉米花、糖豆,元宵节剩的面灯切片煮食,称“喝灯汤”,吃“龙”,吃春节时留下的“大馒头”,一天都不做活,“二月二,不干活,撅着腚,啃大馍”。

     出嫁女子不在娘家过二月二,说是“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婆啪嗒”。

以上旧习现已无存,这时农村已开始忙春耕,而且,“过了二月二,百虫出蛰”,农作物和果树要开始防治病虫害了。

    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不定。杜集区有关清明的习俗多与寒食节有关,插柳源自为春秋时晋臣介子推招魂,吃提前煮熟的鸡蛋、不动烟火源于介子推自焚于绵山之忌,为已故亲人扫墓焚化冥纸与介子推忌日的祭奠活动有一定联系。清明节前几天,人们忙着添坟烧纸,“早清明,晚十一”。现在依然有人头天傍晚就在屋檐下插上新柳,目的不在为谁招魂,而是为给庭院住房增添春色,不插柳的不热爱生活,“清明不插柳,死了变个大黄狗”。机关、部队、学校都在这一天为烈士扫墓献花圈,或举行其他悼念缅怀活动,寄托人们的哀思。

    端午节(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战国时楚大夫屈原于这天自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免鱼虾吞吃屈原的遗体,就包了粽子投到江中,后来由投粽子变成食粽子,延传至今。端午节家家房檐下要插上二株艾,“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插艾为祛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近年,人们已不满足单吃粽子,而是买肉买菜大吃一顿,作为午收后的庆祝。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秋季中间月份的中间一天,故称“中秋”,是中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摆上西瓜、石榴等水果,喝圆月酒,赏月,吃月饼。相传,元朝末年汉人组织暴动推翻元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送月饼就是当时的秘密联络方式,贴在月饼下边的薄薄方纸当年是写暴动计划的:“八月十五杀鞑子”。中秋送月饼、吃月饼由此沿传。

鬼节。农历十月一日该日前,为已故老人焚送寒衣或烧冥纸。

 不可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