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走进杜集 > 风俗民情

杜集史话之郑浑种稻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杜集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浏览量:发布时间:2016-05-04 09:52 作者: 杜集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

郑浑种稻

    杜集区东部梧桐、白顶山、时村一带,由于山上流水,山下地势低洼,在秦汉时是一片湖泊,沼泽。《水经注,汳水》云:“萧县南对山(今矿山集南山村双顶山)世谓萧县南山也,山有箕谷,谷水北流注获,世谓之西流水,言水上承桐陂(今石台镇梧桐村),陂水西南流,固以名也……”陂,是池塘,水泽之意,这里说南山水流入桐陂。

三国时,魏国的官吏郑浑曾在这里利用地势低洼、水源充足的条件改种水稻。《三国志·魏书》作了这样的记载: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魏)文帝即位,为侍御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夸下,宜灌溉,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卒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此年大故,顷亩多增,租入倍常,民赖共利,刻碑颂之,号曰郑陂。

    这段记载说,魏文帝时郑浑做沛郡太守,当地常患水灾,每年夏季,田里多水,庄稼多被淹死,老百姓饥饿贫困。郑浑看到这种情况,就提出在萧县和相(山)之间(即梧桐至时村)兴修水利,挖塘打沟,种植水稻。这个方案一提出,遭到许多人反对,认为是不可能的。他们说,兴修水利,工程繁重,这里没种过水稻,如不成功,劳民伤财。郑浑说:我看这一带地势平阔而较低洼,利于灌溉,只要坚持治理,下大工夫,一定会成为鱼米之乡,这是使这一带老百姓富裕的根本。

    于是,他亲自到实地考察,带领当地官员测量画图,制定规划,决定在梧桐、白顶山、时村一带种植水稻。他带领吏民,兴修水利,引山上的清泉,开挖白渎水(即白顶山下河流),经过一个冬天,河渠开挖成功,第二年种植水稻,果然取得了成功。后来,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增加,老百姓非常高兴,就为他刻碑纪念,并把桐陂称为郑陂。据传,民国初年白顶山曾发现郑浑种稻的政绩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