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杜集区教育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杜集区教育局浏览量:发布时间:2025-03-28 14:51

2024年,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教育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组织学习、制度建设、执法监督等多方面努力,全力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学法普法,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2024年区教育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支部集中定期学、制定计划自主学、督查考试促进学的氛围。组织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二)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区教育局普法领导工作机构,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各中心校、区直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领导,制定《中共杜集区教育局委员会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考评和校长考核,推动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深入开展。

(三)建好宣传阵地,提升普法质效。

一是抓课堂主阵地。开齐开足思政课,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法治教育渗透到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实现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抓队伍建设。聘请39名政法干部、专职律师等为中小学兼职法治副校长,组建教育系统法治宣传队伍,强化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实现精准普法、按需普法良好效果。三是抓主题教育。2024年联合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等相关单位利用开学第一课等形式,组织开展民法典、“护苗·绿书签”、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等相关法治主题宣传系列活动120余场次,覆盖师生近5万人次。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24年行动计划,全区22300余名中小学生完成在线学习。在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学宪法、讲宪法”征文演讲比赛中48人次获奖,其中二等奖8人、三等奖12人、优秀奖28人。

二、学法用法,依法行政

区教育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践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将法治建设全面融入各项工作,督促领导班子依法行政,推动完善教育局内部监督机制。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2024年度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检查20余次,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检查80余次。2名正科级干部参加全区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测试,均满分通过。专业律师参与区教育局重大决策8件,参与重要文件制定6件,合作项目洽谈2件,信访案件2起。

三、学法守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梳理、公布教育行政权责清单共37项,公共服务42项。在职称评聘、教师招聘、招生入学、学区划分等涉及师生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方面坚持依法决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2件和政协提案7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通过淮北市便民服务热线、市长信箱、来访来信等渠道,及时受理化解群众咨询投诉200余件,满意度达100%。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业务科室,执法经验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依法行政合力不足。在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下,面对民办幼儿园办园不规范、校外违法违规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行为、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等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执法执纪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化法治学习,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教育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等的重要学习内容常态化开展学习。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二是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完善法律顾问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推进教育系统的廉洁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分层分类强化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增强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与能力。

三是严格依法治教,巩固制度成果。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巩固学校法治制度建设成果。

四是持续开展法治宣传,创新普法形式。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教育工作。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普法实践活动,让师生走出课堂,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学法兴趣,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工作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