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余味未散,又逢元宵团圆的暖意。为感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杜集区高岳街道文化站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韩楼村开展了蒸蒸日上 传统面灯里的非遗文化“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邀请居民和孩子们一起蒸面灯、做灯笼,热热闹闹庆祝元宵佳节。
活动中,志愿者给孩子们介绍了元宵节的由来与风俗。“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花灯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有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的美好寓意……。”随后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花灯的起源与发展、制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小朋友们瞪着大大的眼睛,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小朋友和家长们小心翼翼地进行裁剪、折叠、粘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个个充满童趣、凝聚着孩子们创意和想象力的花灯闪亮登场。看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孩子们都特别开心,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在蒸面灯环节,小小的面团在传统手艺老师的手里,瞬间变成憨态可掬的猪、伶俐可爱的兔、活灵活现的龙。各种属相栩栩如生,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纷纷跟着老师学习制作起来,大家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这小小的面灯里,祝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福寿安康。“面灯上要掐上几个印子,代表月份。传说蒸的时候,哪个月份的印子里水多,就代表一年中的这个月雨水多。面灯点着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灯花,有的像棉花,有的像玉米,也有的像麦穗,结哪种灯花就预示着这一年哪种作物有好收成,过去,人们会把各种面灯放在粮食囤、牲口圈,寓意着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参加活动的老人乐呵呵给大家讲述元宵节蒸面灯的习俗。
高岳街道组织的元宵节系列活动让群众在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中度过一个喜庆热闹的元宵佳节,充分展现了街道和辖区村民群众上下齐心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让文明、和谐喜庆的传统节日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撰稿人:徐佳佳
核稿人:孙佳聪
审稿人:胡孟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