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杜集区朔里镇大片大片的田野里,小麦像一块块厚厚的毛毯葱郁翠绿,麦穗上挂满细碎淡黄的小花,正是小麦扬花抽穗的好时节。“嗡嗡嗡......”顺着阵阵轰鸣声望去,几架无人机缓缓启动,工作人员娴熟地操作着机器,升空、旋转、平移……无人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均匀地向下喷洒着药物,一条条雾带慢慢喷洒进麦田。近日,朔里镇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飞防”作业,全力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科技助力春小麦稳产增收。
“无人机打药真是又快又好,俺家十二亩小麦,十来分钟就喷完了,感谢党和政府的贴心服务!”在徐楼村刘屯西头的一片麦田里,正在一旁观看小麦“飞防”作业的村民刘大爷赞叹到。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大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连续阴雨雾天,小麦恰逢扬花期,赤霉病很可能发生流行,若防控不力将造成小麦品质下降和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我们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组织调配了11架无人机,免费对全镇1.3万亩小麦开展‘一喷综防’作业,通过混合喷施病虫害防治药剂和叶面肥,有效预防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防干热风、防早衰,促进小麦壮苗稳长,为夏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朔里镇副镇长刘云岗介绍到。
“植保无人机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自动避障,1小时作业面积60亩左右,一天喷防作业面积600亩左右,相当于传统40-50个人一天的工作量。同时,使用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药剂喷洒更均匀,更能有效的提高药剂的利用率。”刘镇长补充到。
压实属地责任,树牢粮食安全责任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朔里镇充分认清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和防控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积极作为。组织志愿者逐户发放《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利用村民微信群等进行麦赤霉病防治全覆盖宣传;落实网格化包保责任,镇农技人员包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服务实施小麦“一喷综防”。
喷洒药物停留叶面6小时即可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朔里镇域小麦第一遍飞防作业已全部喷洒完毕,计划4月底之前完成第二遍喷防。这是杜集区朔里镇连续6年实施全域无人机统防统治,下一步,朔里镇将继续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夯实基础。
撰稿人:张艳
核稿人:李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