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政银企联动激活“无形”资产
——杜集区市监局知识产权质押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杜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浏览量:发布时间:2025-11-03 10:04

近日,杜集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局知识产权促进科及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举办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会,近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金融机构代表及知识产权服务专家齐聚一堂,共探“知产”变“资产”的实践路径,现场3家企业与银行达成意向性融资授信协议,金额达3000万元。

本次对接会以“赋能创新发展 破解融资难题”为主题,精准聚焦中小企业“轻资产、缺担保、融资难”的痛点。会上,淮北市场监管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政策,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清晰指引。

徽商银行等机构负责人重点介绍“专利贷”“知产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明确授信额度、审批周期及利率优惠等核心信息,其中针对优质专利企业的单笔贷款额度可放宽至数千万元,还结合案例推出“知识产权质押+科创融资”组合方案,针对涉农科创企业、小微企业等不同主体提供定制化服务。

“我们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但一直因缺乏不动产抵押融资遇阻,今天终于摸清专利质押的全流程。”一家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在互动答疑环节,企业代表围绕专利价值评估、质押登记流程、后续放款效率等问题提问,银行与服务机构专家逐一回应,现场促成多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对接。

图为政银企对接会现场

杜集区市场监管局已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服务直通车”“入园惠企”等活动扩大政策覆盖面。2025年以来,区域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已接近6亿元,另有1.3亿元融资需求正在推进中,有效缓解企业研发及生产资金压力。

区市场监管局张龙副局长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组建“政策+金融+专业服务”专班,简化质押登记流程,建立融资需求动态跟踪机制,推动更多“沉睡”的专利技术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一审|任春雷

二审|朱洪波

三审|梁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