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社区儿童课余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自信与创造力,4月27日,团区委联合淮北理工学院红淮儿支教社,组织青年志愿者为30余名社区儿童带来三堂别具特色的公益课程,以教育帮扶传递温情,以实践育人助力成长。
青年志愿者首先带领孩子们复习上节课的“横”笔画,随后示范“竖”“撇”“捺”三种笔势。孩子们在书写练习中互帮互助,一个个认真端坐,于方格纸上反复描摹、晕染墨迹。
针对个别孩子的笔锋控制不足,青年志愿者耐心进行点拨。小小书法家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新学的笔画写下自己的名字,不仅锻炼了基本功,更在一笔一划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润之美。
紧接着,青年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展示了竹编的基本工具与工艺流程,引发满堂好奇。随后,每位学生领取小木条,跟随志愿者演示,学习打结、横插与交叉编织。小手灵巧来回穿插,竹条在指尖编出一只只小船。过程中,孩子们彼此交换制作心得,志愿者则在旁协助修正手法。不到40分钟,一件件兼具实用与美观的竹编作品完成,孩子们欢呼雀跃,也在动手中增强了团队协作与专注力。
最后一堂课,青年志愿者以“哪吒”经典案例引入,引发孩子们思考何为独特。发放“自我探索画纸”后,孩子们用画笔勾勒“自画像”,写下兴趣、优点与小小心愿,并在小组内分享。青年志愿者们引导大家倾听和回应,让每位孩子都获得相应的肯定。
课程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比喻中接近尾声,而孩子们则学会了自我接纳与他人尊重。活动结束时,一位平日羞涩的小朋友羞涩地说:“我觉得自己很特别,以后要更喜欢自己。
下一步,团杜集区委将持续深化与红淮儿支教社的合作,优化课程设计,拓展服务范围,为更多社区儿童点亮求知之路,同时为青年志愿者搭建实践平台,让教育的力量在基层生根发芽,助力乡村儿童全面成长。
一审 | 陈静雯
二审 | 张明哲
三审 | 闫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