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杜集区残联立足全区实际,踔厉奋发,真抓实干,稳步推进各项工作,2022年绩效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抓好区镇村残联(残协)换届工作,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区镇(街道、开发区)残联、村(社区)残协全面完成换届工作,强化村(社区)残疾人内部机构,壮大基层残疾人组织力量,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作用,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社区残疾人服务,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感。
(图为杜集区、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现场)
开展上门评残服务活动,打造残疾人暖心工程。通过组织评残医生直接上门为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重度残疾人现场评定的方式,为60多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确保残疾人及时享受到补助政策。
(图为区残联进行上门评残服务)
建设“阳光助残基地”,全面带动残疾人就业发展。淮北市富林环保是杜集区打造的“阳光助残基地”企业。一年来,通过辅助性就业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123个残疾人就业,并依托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扶残行动,有效带动残疾人家庭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图为安徽省富林环保进行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
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一年来,举办残疾人面点制作技术培训班、家电维修特色培训班等累计6期,累计培训农村残疾人148人。
(图五 区残联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居家环境。为全区12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修建无障碍坡道、安装楼梯扶手、安装低位橱柜等,满足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改善残疾人的居家条件。
(图为岱河社区残疾人家庭橱柜改造)
落地落实“残疾人之家”建设,叩开了残疾人“幸福之门”。 坚持从残疾人需求和基层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创建建设模式。高岳街道将残疾人之家融入敬老院,石台镇利用石台镇医院这个公共服务资源优势,建成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室、康复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棋牌室等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了专业化的就近就便康复服务,取得了“服务一人、幸福一家、稳定一方”的初步成效。目前,全区17个村(社区)、3个镇(街道)的“残疾人之家(工作站)”已经成为广大残疾人朋友的“自留地”、闲暇之余的“小乐园”、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图为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姜颖调研残疾人之家工作)
对残疾儿童康复实现应救尽救,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今年以来,杜集区多举措推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保障残疾儿童的康复权益,共救助残疾人儿童135人。进一步保障了残疾儿童康复权益,提升了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水平,有效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精神负担等问题。
(图为李志成副区长给康复的残联儿童送去书包)
严管项目资金使用,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杜集区残联采取入户督查和电话随机抽查、第三方审计等方式,对“儿童康复民生工程”、助残就业基地、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之家等项目是否存在分配不公、截留挪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现象和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侵占、挥霍浪费等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家督检查,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督促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改进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为残疾人服务。
(图为市残联领导督查五彩宝贝儿童康复中心资金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