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2018年杜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匿名浏览量:发布时间:2019-08-26 15:14 作者: 杜集统计局

2018年,全区上下坚定不移地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新时代美好杜集总目标,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0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9.7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2∶61.3∶31.5调整为6.8:59.0:34.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2%。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全部上涨,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5%,衣着类上涨1.6%,居住类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2%,医疗保健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7%。

 

二、农业

2018年,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8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产值70164万元,增长2.1%;林业产值2797万元,下降33.8%;畜牧业产值37544万元,增长8.4%;渔业产值15494万元,下降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15万元,增长9.0%。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0.18万亩,产量7.3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0.6万亩,产量4.8万吨;油料面积0.6万亩,产量0.1万吨;园林水果面积2.6万亩,产量4.3万吨;蔬菜面积4.1万亩,产量12.1万吨。

年末全区猪存栏2万头,比上年下降17.1%,猪出栏6万头,比上年下降0.7%;年末家禽存栏140万只,比上年增长3.6%,家禽出栏473.2万只,比上年下降0.9%;肉类总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0.7%; 水产品总产量1.0万吨,比上年下降3.0%;禽蛋产量1.0万吨,比上年增长2.5%。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8113千瓦(农用三轮、低速货汽指标不统计),比上年增长0.7%;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30台,比上年增长3.2% ;农用拖拉机2812台,增长0.1%。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3.5千公顷,机播面积13.81千公顷,机收面积13.17千公顷。全年农药使用量165.7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2772吨。

 

三、工业

2018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全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下降0.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1-12月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67%,比上年同期增长0.10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设备及机械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2%、13.3%、3.0%。从产品产量看,商品混凝土产量为13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棉纱、棉布产量分别为2.3万吨、1631万米,同比分别下降16.0%、3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其中项目投资下降8.8%,房地产投资增长69.8%。全年在统投资项目98个,其中,5000万以上在库统计投资项目73个,500-5000万项目25个,投资项目总个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5%;1-12月份工业投资占全区完成总投资量的38.6%,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2%; 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较大,为88.2%;一产二产三产占完成投资的比重为2.8:38.6:58.6,增幅为35.7%、2.7%、7.7%,投资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房地产项目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因素的影响增幅较高,但占比较小,占完成投资量的30.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实现零售额5.5亿元,同比增长12.9%。从消费形态看,实现餐饮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商品零售额33.3亿元,同比增长12.4%。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1.8亿元,同比增长11.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9亿元,同比增长14.3%。

 

六、财政

全年全区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20.8%,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8.8%。全区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25.9%。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招生138人,在校生475人,毕业生368人。有普通中学22所,其中高中3所,全年招生1077人,在校生3292人,毕业生733人;初中19所,全年招生2271人,在校生6392人,毕业生1895人。小学39所,招生2827人,在校生16577人,毕业生2238人。幼儿园32所,招生4185人,在校生9083人,毕业生484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8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 14家, 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7106万元,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34家,发明专利申请量51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0件,发明专利有效量1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35%。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8年,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全年接待读者2.2万人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50场次,各类艺术培训辅导58班次,培训基层文化骨干、文艺爱好者500人次。区文化馆各分馆在每个村(社区)举办60余场文艺演出,民生工程“送戏进村”完成36场,农村电影放映完成360场,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完成30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校园38场次。全年共进行文化市场巡查20余次,检查经营单位100余家次。杜集区凭借千人腰鼓表演蝉联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8年-2020年)。段园葡萄小镇景区新建小型车位200个,大型停车位100个,建旅游厕所11处;以段园葡萄文化为设计主题的葡萄汽车挂件,获得省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大赛银奖。

全年全区新农合参合人数11.3655万人,参合率高达154.6%。2018年,为优抚对象、五保户、农村低保户、贫困人口、村干部及计生贫困人口共4351人,代缴资金78.31万元;参合居民门诊报补105878人次,报补资金755.56万元;住院报补27792人次,报补资金6927.05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41人次,报补资金43.03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5144万人,有偿签约2.0923万人,其中高血压病人签约0.8958万人,糖尿病人签约0.3593万人;各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免疫规划建卡2581人,接种人数17601人,63999针剂次;婚姻登记5564例,免费婚检5560例,婚检率99.92%,疾病检出人数556例,疾病检查率10%;贫困人口就诊5572人次,其中“180”补偿795人次,补偿资金8.15万元,政府兜底76人次,报补5.26万元;共完成改厕6038户,完成率高达109.78%,其中每户区财政补贴800元。

2018年,争取50万元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项目,完成段园镇毛庄村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新装和更新维修街道社区室内外体育健身器材480件,新建5个全民健身苑、1个社区健身俱乐部、5个晨晚练点,实施“健康杜集加油站”建设工程。组建了篮球协会、健身气功协会。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100人。举办第二届环南山迷你马拉松比赛,参与人数近20000人;举行纪念毛泽东“6.10”题词系列活动;举办杜集区首届健身气功比赛,组队参加了淮北市健身气功比赛、淮北市健身秧歌等群众体育活动。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已完成800人的监测任务。

 

九、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杜集区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4个,2018年已完工并组织入住项目2个。全年开工棚户区改造11822套(户),完成率100.67%,超额完成淮北市2018年棚户区改造工作目标任务。2016年实施的6个“限房价、竞地价”项目,年内已完工,已具备分配条件的1个,已交付的1个。2017年的6个“限房价、竞地价”项目,第一批3个棚改地块、第二批2个棚改地块、第三批1个棚改地块已完成成交。2018年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计划9.716公里,共8个建设项目,已完工。2018年养护提升工程计划10.35公里,已完工。我区今年已建立区、镇(街道)、村三级体系的路长制工作。2019年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93公里计划任务,目前已具备开工条件。全区已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下。

2018年杜集区PM2.5平均浓度54.9微克/立方米,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年内,整治混凝土(沥青)搅拌站7家,取缔非法石料厂、煤场等40余处,制定省大气强化督察交办我区39个环境问题的交办清单39份。区环保局下达环境监察整改通知书35份,立案10起,行政处罚10起,罚款20万元。 夏秋二季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量达8.85万吨,利用率90.68%,其中产业化利用率33.56%,工业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率20.23%。全区共排查“散乱污”企业47家,清理完成2个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固废堆存点,开展30多次“零点”行动,出动各类执法人员230人次,检查各类污染源79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32家、督办函3件、约谈企业5家、关停企业46家。全区适用《环保法》及配套办法查处案件数21件,其中查封扣押6件、移送行拘1件;实施行政处罚15件,罚款66.7万元。

全年完成造林1524亩,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52.4%,多目标经营绿化2093亩,栽植各类苗木65749株,森林抚育7000亩,义务植树80万株,四旁植树70万株。2018年继续开展集中式水源地排查,每季度对全区46个饮用水源井进行采样监测,每年开展一次全指标分析。大力建设主干管网:总投资约1.7亿元建设长度26.4公里的杜集片区污水转输工程已正常运营;总投资5000万元的淮北市东外环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污水管道长度约22公里,主要收集污水至龙湖污水处理厂。大力建设支线管网工程:总投资461.65万元建设2.9公里的杜集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工程;新建腾飞路、紫藤路、发展路等污水管网工程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总投资额390万元建设段园工业集中区3.54公里的兴国路、发展大道、袁马路等污水管网工程已竣工验收;总投资额332万元段园镇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主体工程竣工已进行试运营;总投资约495万建设3.25公里的段园工业集中区北片区污水管网工程已进场施工;总投资130万的段园工业集中区一体化污水泵站工程已进场施工。大力建设城乡雨污分流工程:开工建设了管网总长度6623.6米的19个项目,且已竣工验收。大力推进煤矿物业改造雨污分流工程:共涉及三家企业10个项目71公里。

2018年,制定了《2018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并组织实施,全区共检查单位1767家次,排查安全隐患2013条(不含消防、交通安全隐患数据)。区安监局联合濉溪县安监局互聘专家对各辖区企业进行异地互查,我区企业共查出安全隐患20余条,企业自查和内部互查方面,共查出安全隐患30余条,整改率100%。依法取缔一处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点,收缴烟花21箱,鞭炮133盘,刑拘1人;依法取缔一处非法储存烟花爆竹点,收缴烟花爆竹427箱,网上追逃1人;依法取缔非法加油站点12家,查处流动改装非法加油车7辆,地下油罐5个,依法行政拘留5人;依法组织对任庄两处污染企业和韩楼村一处违法建筑进行了强拆;依法拆除朔里镇陈谷堆窑厂;取缔秋艳公司窑厂非法石料加工厂;清理一腻子作坊。全区举办了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40期,组织36家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了安全咨询日活动,共组织开展应对各种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疏散演练95次,参赛人员3.1万余人,学校应急演练率100%。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总人口(户籍)30.1万人,比上年下降1.4%。其中男性人口15.5万人,女性人口14.6万人; 城镇人口17.4万人,乡村人口12.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41‰,死亡率为4.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5‰。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74元,同比增长1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1元,同比增长8.0 %,从四大收入看,工资性收入21794元,同比增长27.8%,经营净收入311元,同比下降95.1%,财产净收入730元,同比增长8.6%,转移净收入8036元,同比增长79.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57元,同比增长9.1%,从八大类商品看,食品烟酒类支出5277元,下降17.1%,衣着类支出1418元,增长28.8%,居住类支出2800元,下降1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54元,下降3.6%,交通通讯类支出1412元,下降11.6%,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1625元,下降34.7%,医疗保健类支出2450元,增长28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221元,下降增长3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8元,同比增长10%,从四大收入看,工资性收入5204元,同比增长8.7%,经营净收入6579元,同比增长6.9%,财产净收入44元,同比增长7.3%,转移净收入1661元,同比增长29.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06元,同比增长5.8%,从八大类商品看,食品烟酒类支出3344元,增长32.7%,衣着类支出663元,增长13.3%,居住类支出2127元,增长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52元,增长50.7%,交通通讯类支出882元,下降12.1%,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725元,下降63.9%,医疗保健类支出896元,增长12.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216元,增长72.8%。

全年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60.95万元,3690人,累计发放生活补贴资金138.38万元,1912人。全年农保累计发放1584人、620万元,保障面3%,人均补差346元;城保发放4924人、2340万元,保障面2%,人均补差402元;发放农村特困供养资金总计164万元,保障人数 247人,集中供养 124 人,分散供养123 人。发放护理补贴8万元。临时救助200人,救助资金55万元。全年城乡医疗救助11210人次,支出590万元,“351”民政救助1150人,支出50万元,兜底救助50人,支出5万元。春节期间,发放2017-2018年冬春款70万元,救助灾民3546户。8月份台风侵袭灾后,拨付救灾资金1700万元,发放空调被1000床、棉被1200床、毛巾被500床、棉大衣1200件,接收社会各界款物合计90余万元。制作重建明白卡200余块,重建97户270间,修缮129户295间,截止10月底,已全部竣工。

全年实施了脱贫工程8项。产业扶贫:发放扶贫羊162只、建造了蔬菜大棚4栋、对60户发放种植补贴资金7.15万元;兜底脱贫:低保兜底贫困人口759人次、发放低保金36.6万元;健康扶贫:为贫困户代缴新农合、办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351”“180”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大病救助政策,补助资金125.26万元;危房改造扶贫:实施改造48户;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学生241人,资助资金30.67万元;资产收益扶贫:投入扶贫资金200万元,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汉韵南山旅游有限公司”,年收益14万元;金融扶贫:户均年分红收入3500元;光伏发电:投入资金382万元,涉及3个镇(办)16个村187户,建设610千瓦的光伏电站,使用年限20年,预计年收益61万元。

为现役军人和优抚对象送喜报36张,春节、八一慰问部队12.5万元,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1382户,发放慰问款、物9.55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46名、4.7万元,农村一至六级残疾军人、三属,补助170人次、30万元。八一优待金发放371人、395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定补金877人、558万元。小朱庄战斗烈士陵园和杜集区革命烈士陵园全年共接待全市40余家单位和各界群众3349人次。全区2017年退役士兵159人,发放补助费近232万元。

2018年,我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025人,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246人,失业人员新增就业2043人,均超额完成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班17期,培训965人,合格941人。发放618人的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104.22万元。组织29家企业培训新录用人员1887人,培训合格1794人,发放培训补贴143.52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00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00个,举办招聘会6场,共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共达成就业意向115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4人。为创业人员推荐小额担保贷款314人,贷款金额3140万元。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960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289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员32098人,领取待遇人数31693人,人均待遇水平260.25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8489人,享受待遇17416人。开展养老保险基金清算工作,调整在职人员2018年缴费基数,涉及全区109家参保单位5637人。帮助550余名农民工协调发放工资1200余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4、户籍人口指标取自区公安分局人口年报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