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走进杜集 > 风俗民情

学田地与祭田地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杜集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浏览量:发布时间:2023-01-29 16:37

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学田村,是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三姓庄,学田地,祭田地,学田地和祭田地相连,在三姓庄西边。 为什么叫学田地和祭田地呢?原来这与春秋文化名人孔子的学生位居十二大贤之七的颛孙子张有关。颛孙子张,名师,字子张,十岁时从孔子而学,小孔子48岁。是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宋朝裴马因《集解》中马融说:“子张才过人,失于邪辟文过。” 颛孙子张本是陈郡阳城人,后随孔子游历萧,遂迁居于萧。据萧县县志记载:子张过萧因爱其风俗民情纯厚,故举家迁居萧地。逝世后葬于萧,即现朔里矿西刘屯南,其后世子孙住学田村。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孔子的学生,颛孙子张也得到历代帝王的厚尊,先后被封为陈伯、萧伯、颍川侯、陈国公等显爵,尊孔子为先贤,子张为先师。其后人,由长房子孙世袭翰林博士学位。并封赐学田,祭田。学田由颛孙子张族人耕种,其收入为后人求学之资,不纳赋税。祭田也由其族人耕种,其收入用于颛孙子张墓地修复,祠堂管理,祭祀活动之资。耕种学田地和祭田地的人世代繁衍,长期居住,自然形成了两个村落,人们分别叫他们学田地和祭田地。 学田地和祭田地是历代皇帝的封赏。因此,凡过往官吏,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据传:清朝末年,有一赴任官员途经此地,因不知其详,未曾下轿,颛孙翰林骑驴撵上,控驴忽左忽右,就是不让道,该官吏怒而欲责之,颛孙翰林博士立即展示御赐宫灯,其官吏忙下轿请罪,颛孙博士才让道允其过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